文‖赵志文
1月12日18时许,认证信息为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文化和旅游局的账号,在某网络平台发文称:特大喜讯,热烈庆祝章丘文旅局成为章丘降工资的领头羊,虽然涨工资的事从来没有,但是降工资这事绝对要冲在第一线。可喜可贺!
此文一经发出,立刻引发网友热议。
有知情人称:该文系负责账号运营的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可能因降薪问题发了个牢骚,没想到发出去了。
关于工资降了多少的问题,当地文旅局工作人员表示:具体情况不太清楚,这位工作人员非在编,系被降工资的一员,降工资人员的具体数量还在核查中,可能确实是降了几百块钱。
另外,此工作人员表示:这件事我们正在调查中,等结果出来我们会向公众发布官方的说明。
看到这,赵志文同学有话说:
1:为什么又是临时工?
当地文旅局工作人员表述的“非在编”,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临时工。
近年来,使用临时工的现象在基层政府十分普遍,一些地方工作上出了问题,涉事单位往往很快就会公开宣布,当事人员为“临时工”,单位已将其解聘开除。
这一方法虽不新鲜,却屡试不爽,已经成为一些领导干部规避责任的“杀手锏”。
“临时工”成了“背锅侠”的代名词。
主管领导有权决定是否使用“临时工”,也就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监督管理责任。
招聘“临时工”后只压工作任务,只安排加班干活,对其他问题不管不问、漠不关心,就是懒政怠政,就是失职失责。
所以,在此事上,如果要追究责任的话,更应该追究的是主管该工作领导的责任,别到时候又随便拿出个“临时工已辞退”的结果来糊弄大众,蒙混过关。
2:是否应该追究责任?
能进入行政系统,即便只是一名“临时工”,也一定会很呵护这份工作,如果不是到了压力无法承受的那种地步,谁又会自毁前程?
降薪降酬,大家能够理解,同时,发发牢骚也正常。
此事件中,发牢骚的工作人员的错误之处就在于没有公私分明,借助公器释放自己的不满情绪,进而造成了重大失误。
我们要考虑的是,为什么会引起员工的不满?
由于大环境的影响,在近三年的时间中,很多人的收入是持续缩水的,甚至还有一部分人的收入处于腰斩状态。
可是,收入缩水了,生活成本却并没有降低,这也导致了有很多朋友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关于薪酬,在此事件中,当地文旅局工作人员表示:可能确实是降了几百块钱。
几百元,在大多数人看来或许的确不算多。
但是,我们不能用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对标别人的真实处境。
几百元,有可能就会让有些人举步维艰,尤其是在疫情时期。
比如,上段时间网络曝光的:有一名25岁女孩徒步回家,路程大概需要15个小时,身上却只剩下1元钱……
这在大多数人看来简直都有点不可思议,但它却的的确确的发生了。
所以,关于此事,主管单位还应该慎重考虑追责问题。
批评教育是必须的,“辞退”的杀手锏尽量少用,因为,他(她)有可能是整个家庭的唯一经济生活来源了。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
你永远都不会知道,
有些人活得有多不容易,
你也永远都不会知道,
别人的生活有多难!
有时候,
他们哭,都不敢出声……
我们看到的,不一定都是真相,你们负责说,我负责写,每天都会发布一些不一样的信息,我是一个80后文艺男,感谢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