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漫漫声名远,南阁巍巍千古谈。
元代石狮昂首立,十八只手准提庵。
黄栌红枫满东山,广宗遗址化云烟。
大队部旁供销社,九龙山下九龙湾。
———题诗《文祖庄八景》
站在文祖大地,看东南西三个方向,但见高山丘陵,连绵起伏,莽莽苍苍;放眼北望,则一马平川,良田沃野,漠漠茫茫。文祖位于鲁北平原与泰沂山脉交界之处,乃齐鲁古道南北通衢。齐风鲁韵交融浸染,华夏文明薪火传承,文祖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交通发达,区域优越,自古就是政治、文化、经济、商业、军事之重镇。随着区划调整,章丘、莱芜融合发展,处于中间地带的文祖,成为章莱协作发展的主要枢纽,齐鲁古道文旅走廊的重要环节。“文祖”作为地名,可谓世界独有。那么,“文祖”为什么叫做“文祖”?
何谓文祖
如果光听到文祖这个地名,就可以想象出她历史的悠久,文化的厚重。如果仅从字面解释,“文祖”可以解释为“文化之始祖”。
据《尚书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又据《史记》:“正月上日,舜受终于文祖。文祖者,尧大祖也。于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尧禅让于舜,舜耕历山,罢武兴文,稳定一方。舜将功德归之于尧。为纪念这一盛举,人们在这里建“尧文德之祖庙”。从此后,这里人类繁衍生息,逐渐形成村落。“文祖”村名,后人推测是依托古建筑庙名简称而得。
文祖从远古时代就为镇,在南北朝时期曾为“广宗县”。据《山东通志通纪》载:“广宗县在县东南五十里,刘宋侨县,今为文祖镇。”《魏书地形志》云:“东平原郡领县六,五曰广宗。”清道光十三年《章丘县志》云:“东平原郡领县六,五曰广宗。注云:有胡山、平郭城。按:胡山距章丘城东南四十余里,山之南十里有文祖镇,为章丘、莱芜通衢镇。东南青山下与镇北孤山南并有古城遗址,当即是广宗、平郭二城也。城南大溪,西通爪漏河。”
北朝时期,刘裕取代东晋称帝,国号宋,都建康,历史上通称为“刘宋”,以区别后来的赵姓宋朝。南朝刘宋在今文祖镇乔置平原郡广宗县。“广宗”一名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文祖村东南小青山下为广宗城遗址。城池西南方向有古墓,百姓称为石冢子。一直以来,石冢子上遍长艾草,每年端午节前,都有周边村民前来采取。平郭城在文祖镇北孤山下,至今没有找到遗址。
根据《章丘县志》等志书记载,“青山”是过去的一座土丘,位于今文祖小虎峪山下,今已不存。县志云,广宗“城南大溪,西通爪漏河”,这条大溪就是巴漏河支流,河北岸为文祖村良田,农业学大寨时期,挖出大批铁杆镞头、刀币、钱范等物,多属战国、秦、汉遗物(如今,这些文物陈列于泰安博物馆),可以证明广宗城的大体位置,在文祖村东南边小虎峪山下的农田中。
文化文祖
文祖庄今有户籍人口六千多人,在章丘境内算是比较大的自然村。文祖作为千年古镇,一定也是文化古镇。新中国成立以后,因为这里一直是公社、镇、街道驻地,经济繁荣破坏了文化遗存。像明朝初年建成的三司庙建筑群,都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牺牲品。如今留下来的古迹已经不多,文祖大街还有几座明清老屋尚存,青砖青瓦,飞檐流壁,木质的院门显得笨重却朴实;大街中心一尊两米多高的元代石狮威风凛凛,不远处是一眼清朝古井;大街南端大士阁高大巍峨,岿然屹立;大士阁东行数百米处,一座全石建筑的准提庵稳坐街头……文祖仅存的这几件文物古迹,正诉说着文祖古镇曾经繁荣昌盛、历史辉煌。
唐宋时期,文祖村落已发展成北有玄帝阁、南有大士阁,四周有城墙的完整城池。到了明明清时期,文祖古城更具规模。南北两阁门皆为錾子加工的精细青石所砌,拱券为大青砖。两阁门相隔一华里,是如今章丘境内保存下来的最长最宽的古街道,也是过去章莱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祖村内呈现出“一街七十二条胡同”的建筑格局,并且文祖村内“七十二条胡同”全部通透,没有死胡同。如今,文祖老村内,还保存着原有的格局。
明清时期,因为一条章莱古道从文祖大街经过,这里车水马龙,商贾云集,文祖大街门头林立,有药店、布店、酒馆、杂货铺、粥棚、茶馆、钱庄、当铺等,侧巷道内有染坊、酒作坊、粉皮作坊、铁匠炉、木工房、白铁匠等加工业。文祖农历五十为大集,方圆百里,行商如蚁而至。在文祖大街中段,还有一处明代大车店(客栈旅馆),院内宽阔,供客商车马住店,如今客阔的店门保留完好,里边双层门栓,双链锁门,甚是精巧,极具有考古研究价值。
旅游文祖
农村老建筑传承着民族的文化,承载着浓郁的乡愁。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历史?除了文字,只有老建筑最具说服力性和代表性。老屋和文物古迹默默地见证着历史变迁和时代传承,可以盛载文化的灵魂,可以生动直观地表征文化,证明文化的存在,人们可以在古建筑环境中体会理解历史文化内涵。
除了以上提到的历史存遗,在文祖大街南段,有上世纪五十年代建造的两座老供销社房子,在大街东西两侧斜对相望。供销社北边相邻着文祖大队部,大队部的大门和老屋保存完好,建筑风格极具时代色彩。这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老建筑,至今不到七十年,虽然不是文物,却见证着半个世纪以前的中国农村历史。
文祖大街,是齐鲁古道保存完好的一条古街,正是文旅走廊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如今的文祖,不但承载着历史、传承着文化,而且还在利用山川资源开发旅游。文祖村东有一座九龙山,因为曾为日寇占领,如今的地图上,标注为“日本山”。九龙山脉植被茂密、风光秀美,辛勤的文祖人民利用自然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建起了环山栈道、登山台阶和山顶楼阁,使九龙山以崭新的风景风情,展现在世人面前,与几年前打造修建的九龙湾、文德广场和东山公园遥相呼应,成为文旅走廊上新的风景!
全媒记者:孙继广
来源:今日章丘、章丘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