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章丘非遗特辑丨章丘芯子 [复制链接]

1#

章丘区是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一座新兴城市。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和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故乡。章丘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是一个历史承续久远、文化积淀厚重、自然景观优美的千年古县。历代先辈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章丘区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在全区范围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的搜集、挖掘和整理,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体育、民俗等63项。现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山东省级非遗项目8项;济南市级非遗项目29项;章丘区级非遗项目63项。山东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人,济南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人,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项。

近期我们将陆续把我们的非遗项目一一介绍给大家认识,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章丘芯子。

文祖镇位于章丘市城区以南,齐长城脚下,地处济南、淄博、莱芜三市结合部。北靠胶济铁路、济王公路,章莱公路贯穿南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

“芯子”是扮玩活动中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因为酷似蜡烛台上的灯芯而得名。据民间艺人讲述,章丘芯子起源于明朝,是受颤轿的启迪。起初人们为了驱逐邪魔祈求吉祥,将男女儿童装扮成神话中的天神形象,在扎制的平台上或方桌上移动,后来逐渐演化成一种文化娱乐形式,芯子经过几代民间艺人的创造与革新,在造型、制作工艺、演出内容、表演技巧等方面日益丰富和完善,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颇受观众喜爱。“芯子”的表演内容多取材于戏剧情节或场面及神话故事。由于人物多少、造型、表演方式的不同,又分为“桌芯子”、“转芯子”、“单杆芯子”“扛芯子”、“车芯子”等类型。

现实价值:“章丘芯子”之所以留传至今,其真正原因还是它的形式及内容都受到劳动人民的深深喜爱。“章丘芯子”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还给人民群众提供一种表达情感和愿望的平台,对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有力的促进。“章丘芯子”多次参加全市及全省的文艺汇演并多次获奖,使章丘市的知名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为促进章丘市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研究价值:“章丘芯子”的产生、发展、传承可以很直接地反映当地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它可以丰富我国杂技领域的多门学科,同时也为杂技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美学价值:任何一种可以流传至今的艺术形式,都是有它的美学价值的。而“章丘芯子”表现的美是一种力量与灵巧结合的美。“章丘芯子”的成年演员一方面要保持平衡,不能让他上面的“芯子”掉下来,一方面还要和着鼓点进行类似秧歌一样的舞蹈,充分地展示了力量与灵巧之间完美的结合,这同样也体现劳动人民智慧的火花。

图文编辑:高慧、王轲、夏润泽

免责声明:视频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广链接:

1、章丘区文化馆优秀青年干部们参加“劳动赞歌”——“中国梦劳动美全市职工庆五一”文艺汇演

2、今天,济南市第八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幕啦!现场风采往这里看!

3、章丘区红色文艺轻骑兵送文艺演出走进枣园镇辛旺村&温家村

4、章丘区红色文艺轻骑兵送文艺演出走进普集街道刘河村&北辛村

5、章丘区文化馆选送多名优秀选手参加第四届“劳动者之歌”——年济南市农民工才艺大赛复赛

6、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教育体育局、舞蹈家协会公益健身舞培训走进基层

7、章丘区红色文艺轻骑兵送文艺演出走进刁镇炭张村&崔家村

8、感受新气象创作新灵感章丘区音协创作采风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