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全市“动能转换比学赶超”项目建设观摩评议活动12月6日继续进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忠林,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述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鲁谦,市委副书记苏树伟一行,到历城区、章丘区、高新区考察项目进展情况。
活动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聚焦重点项目落地开工、投产达产、效益贡献等情况,通过现场观摩、互学互评,大力营造比学赶超、快干实干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掀起大抓项目、狠抓项目的热潮,更好地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四个中心”、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现场观摩以“看新不看旧、看大不看小、看特不看平”为基本原则,着重看实体经济项目、先进制造业项目、高精尖项目,特别是能够带动新旧动能转换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坚持“六个一律不看”,即往年已看过的项目一律不看;单纯拆迁现场一律不看;尚未开工的项目一律不看;单纯住宅类的房地产项目一律不看;不符合中央环保要求的项目一律不看;不符合土地集约利用标准的项目一律不看。
参加观摩评议活动的还有:市委、市政府有关副秘书长;各区县、高新区、南部山区、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市直有关部门、单位、企业主要负责同志。
12月6日行程
今年以来,历城区紧紧围绕全市打造“四个中心”、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光荣使命,凝心聚力、奋勇争先,全区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截至11月26日,今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大关,成为全市第三个破百亿的区县。
成功入选全国“五个百强区”,分别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27名、绿色发展百强区23名、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46名、投资潜力百强区47名和科技创新百强区50名。前三季度,共引进各类总部和高科技项目28个。全区个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亿元,其中25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亿元,完成年计划的%。
零点国际物流园区项目
效果图
零点国际物流园区由5A级物流企业山东鹊华集团投资26亿元聚力打造,占地亩,建筑面积万平米,计划建设物流总部集聚区、电商集聚区、商贸交易区、精品专线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和智能立体仓储六大中心,以及智慧园区、物流公共信息、电商交易三大线上服务平台,致力于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物流园区。
目前一期项目已竣工33万平方米,济南最大的O2O线上平台——零点易购已上线;二期将建设零点新动能创业孵化基地,0余家企业已签订入驻协议。项目全部建成投用后预计年交易额可达近千亿元,实现利税20-3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万个,必将为推动济南成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做出重要贡献。
银座万虹广场项目
效果图
银座·万虹广场项目是新东站片区第一家集休闲、娱乐、购物、餐饮于一体的体验式商业综合体。项目总投资18亿元,建筑面积27万平米,是目前济南市单体最大的综合性景观商业中心,吸引了一大批世界知名品牌入驻,其中与日本熊本县政府合作的熊本熊主题馆是首次进入中国,包括熊本县展厅、熊本熊咖啡吧、日本百货药妆店等功能区域,具有强烈的文化吸引力。
该项目将充分发挥济南新东站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集聚效应,有力带动王舍人片区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有效提升城市形象,推动消费升级。项目开业后,可辐射服务周边60万居民群众,预计年营业额可达15-20亿元、利税1-1.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0个。
济南中物科技园项目
效果图
济南中物科技园是全省首个军民融合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由历城区政府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共同打造。项目占地67亩,建筑面积19万平米,总投资10亿元,规划布局企业总部、办公研发、高端人才公寓,目前正在主体施工,计划年投入使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亿元、利税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0余个。
园区依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高端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规划建设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先进材料三大产业创新中心,目前已签约徐志磊、陈凯先两位顶尖科学家建立创新药物和先进材料2处院士工作站,拟打造国家级科技创新和科技企业孵化基地,为济南市建设东部科创走廊、打造区域性科创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浪潮IBM服务器研发中心及产业园项目
效果图
浪潮IBM服务器研发中心及产业园项目是浪潮集团与世界强IBM合作的高科技产业项目。研发中心位于唐冶新区历城科创中心,总投资10亿元,其中IBM投入外资4.9亿元,拥有余人研发团队精英和国内独家Power服务器知识产权,主要面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兴领域开发高性能Power服务器,力争用5年时间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服务器制造商。
浪潮智能计算产业园区由浪潮集团与IBM联合开发,于今年9月份拿地开工,占地亩,投资约亿元,计划年建成。园区将通过Power服务器的生产与销售,引入浪潮和IBM上下游企业,打造众创空间及孵化器,建设国际领先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我市东部科创走廊的重要节点。园区运营后预计可实现年收入亿元,利税30亿元。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章丘区坚定不移推进交通、生态、产业、城镇四大提升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全力以赴突破“山泉河湖城”五大片区,不断迈出新旧动能转换新步伐。
前三季度完成生产总值.7亿元,增长11.1%;1-10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亿元、增长18.3%,税比82.8%、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增长17.8%。新签约项目60个,总投资亿元。前三季度实际利用外资6.4亿元,增长61.8%。实施省级技术创新项目个,认定省级隐形冠军11家、进入隐形冠军培养库7家,分别占全市的40.7%、33.3%。
章丘科创平台项目
效果图
平台位于经十东路南侧的蓝海领航产业园,集聚了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设的科创中心、研发实验室等,是集高标准数字经济基础、雄厚大数据产业产学研资源、科技项目孵化运营及高端人才创新创业于一体的大数据产业全生态平台,是章丘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载体。目前,签约确定入驻企业41家,引进产业总注册资本金40亿元。
重点项目有:
(1)中科院(济南)先进技术创新中心。依托中科院物联网技术,吸引大数据、云计算及智能制造类企业入驻,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成长。
(2)复旦大学章丘科技成果转换中心。是复旦大学首个异地建设的以大数据人才培养为核心的产学研机构,主要提供物联网全流程的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服务,推动该项服务在高铁列车监测、智能运维、车联网、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应用。
(3)北交大国家级“自主人工智能与信息安全实验室”。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发展城市智慧云大脑。目前,正在开发无人行李包裹安检技术专用服务器与软件产品,打造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安检产业基地。
山能智城项目
效果图
项目为济南市、章丘区支持山东能源集团重点打造的新旧动能转换标杆项目,位于经十东路科创走廊的核心区域,总占地亩,规划建设集“科创园、服务园、产业园”为一体的山东能源集团总部经济区,提供智慧、创新、研发、生产、消费、休闲、服务等一站式链条服务,打造“生态、生活、生产”三生结合的产业之城。占地.8亩、建筑面积约15.6万平方米的启动区已于今年8月开工建设,主要包括国际星级酒店、高智人才公寓、办公基地及配套商业等,年底可全部交付使用。
目前,西班牙福赛酒店、普洛斯智慧物流研发中心、山东能源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智慧电力研发中心4个高端项目签约落户,后续双招双引及其他地块规划建设工作正在进行。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入驻企业余家,孵化器同时孵化企业数十家,带动就业0多人。
济南华侨城文化中心项目
效果图
项目位于绣源河两岸,由华侨城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约亿元。项目处于济莱协作区的重要连接节点,定位为世界级的城市滨水文化旅游度假区,以“大生态、大旅游、大文化、大融合”为发展目标,以“一河一带六板块”为总体架构,五年内将建设成为省会城市群CAZ的重要窗口,成为章丘区独具特色的城市活力公共空间。
目前,作为都市核心板块的文化中心及配套商业工程已开工建设,占地99亩,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地上三层,设计方案取自“莲花”与“锦鲤”的形态整体布局契合了中国传统如意造型。项目于年5月28日开工建设,计划年底项目投入运营。
哈工大机器人(山东)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
效果图
哈工大机器人(山东)智能装备产业园位于济南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规划区东北侧。该规划区总占地面积亩、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主要吸收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项目,吸纳创新创业高端人才,打造集办公、孵化、创新创业和物联网大数据中心于一体的智能化、生态型双创基地。其中,哈工大机器人(山东)智能装备产业园占地约亩,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主要规划建设哈工大机器人山东区域总部、哈工大机器人研究院、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孵化大厦等;建设集团子公司项目群、大空间实验基地、基金投资项目群、机器人产业群、智能装备产业群、孵化项目基地群;建设机器人和智能装备生产基地和测试调试中心。项目于年3月开工,一期建设15万平方米,年底建设完毕,整个园区计划年12月投入使用。
山大地纬项目位于哈工大机器人(山东)智能装备产业园西南侧,占地亩、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旨在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高科技软件园区,开展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研发工作,构建面向全国的医养健康云平台、互联网数据应用云平台。一期工程主要建设5栋软件生产车间及生产辅助用房等,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于年3月开始土石方施工,目前正进行主体建设,计划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济东智造新城项目
效果图
济东智造新城为章丘区新旧动能转换的桥头堡和经十东路科创走廊的成果转化制造基地,以打造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发展示范区和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为目标,坚持“集约利用的发展理念”“产城一体的人本理念”“智慧兴城的提升理念”,同步推进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培育拉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力引擎。目前,已经与39家企业签订入园协议。
园区总规划面积0亩,一期规划面积亩,起步区面积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主要通过建设28座标准车间和配套设施,为优质本土企业找出路,为招商引资腾空间,为长远发展打基础。起步区已于3月3日正式开工建设,预计今年12月31日前竣工;剩余亩规划设计了24个车间、3栋配套设施共计16.6万平方米,正在进行地基处理工作。
来源:济南日报记者范俐鑫,摄影范良张一
济南日报新媒体编辑:甄甜
责任编辑:吉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