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渝富股东精准“踩点”增资接盘华闻传媒
上海渝富股东精准“踩点”增资接盘华闻传媒-本报
李
冰
日前,华闻传媒()发布的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公司原大股东首都机场集团与上海渝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华闻传媒股份2.67亿股(占华闻传媒总股本19.65%)转让给后者,转让价格4.923元/股。本次权益变动后,首都机场集团不再持有华闻传媒股份。不过,对于此举,首都机场及华闻传媒集体“失声”,5月22日《证券》多次致电华闻传媒董秘金日及首都机场相关负责人的电话,但一直未给予回复。上海渝富股东集体注资5月14日,华闻传媒披露了并列第一大股东首都机场集团所持公司19.65%股权公开征集结果,确定上海渝富以4.923元/股的价格成为受让方,但并未披露过多细节。5月18日,华闻传媒神秘的“新主人”上海渝富揭开了面纱。资料显示,上海渝富的控股股东为国广环球传媒控股,其出资额为2.44亿元,持股比例为50%;另外两方主要出资人分别为中融信托和上海紫钧股权投资公司,分别出资1.2亿元和5527.17万元,持股比例各为24.59%和11.33%。但蹊跷的是,还有14.08%股份的持有人却并未被公开。经查证,这部分股权由江苏仁泰资产管理公司、重庆金磐投资公司、上海东浦建设发展公司、国盛(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和国韬(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分享,其出资额分别为3369.57万元、2358.70万元、1010.87万元、100万元和33.70万元、公开资料显示,上海渝富早在2010年12月6日就已成立,但截至当年期末的总资产不过10万元,还是一家没有任何业务的“壳公司”但就在今年3月份,上海渝富的股东们似乎闻到了风声,开始积极起来。资料显示,最先注资的是国盛投资基金,其于3月11日先出资10万元,后又于3月16日缴纳了90万元,共计100万元;4月11日,中融信托掷出1.2亿元“加码”上海渝富;两天后的4月13日,包括大股东国广控股在内的另外6家股东也一起注入货币资本,直至上海渝富的总资产猛增为4.88亿元。而4月13日正是华闻传媒公告的控股股东首都机场集团持股协议转让意向受让方提交材料的截止时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委员会特聘委员杨兆全律师接受《证券》采访时候表示:“此举不能证明上海渝富存在违规等法律上的问题,但似乎有点蹊跷。国广或将借壳资料显示,上海渝富的大股东国广控股则由国广传媒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广传媒)和嘉融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融投资)共同成立,持股比例各占50%。从国广传媒这条脉络看,公司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100%控股;而从嘉瑞投资这条脉络看,公司持股比例达20%以上的股东有两个,即同方股份(持股25%)和浙报传媒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0%)。前者的实际控制人为清华大学,后者的实际控制人为浙江报业集团。尽管上海渝富股东背景复杂,但从实际控制角度看,其实“系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这一“名门”,这一身份也使得华闻传媒前景变得诱人。同时,国广环球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为扩大媒体与文化产业规模、提高媒体与文化产业水平而设立的媒体和文化产业唯一运营和发展平台,由于国广控股的注资势必会通过定向增发来实现,在华闻传媒另一并列股东上海新华闻投资有限公司同意的情况下,国广控股最终将成为华闻传媒的大股东。而国广控股的主要传媒资产来自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金融支持来自*融投资。在嘉融投资的股东浙报集团已经打算借壳*ST白猫的情况下,此次股权变更极有可能成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借壳华文传媒上市的准备。而这也预示着传媒业整合提速。传媒业整合提速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传媒业发展的重大*策,《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这些*策的核心在于鼓励和支持优势传媒集团实现跨区域、跨行业、跨空间和跨所有制扩张,形成一批大型的传媒集团。资料显示,2010年2月和5月,中国出版集团分别重组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和华文出版社;6月,浙江报业集团与《求是》杂志社合作重组红旗出版社;7月,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与黑龙江出版集团共同出资,重组黑龙江省新华书店出版物连锁经营业务;11月,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分别与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签订股权合作协议;同月,中国和平出版社与湖北传媒集团共同注册的湖北特别书局有限公司成立。
2010年,全国出版行业就有7家企业上市:1月,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境内第一股——皖新传媒挂牌上市;10月,中南传媒作为一支全产业链整体IPO上市的出版传媒股,成功登陆A股主板市场;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浙江报业集团、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实现借壳上市。有分析师认为,未来传媒行业的资本运作可能会有三个趋势,一是传媒行业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会有一个比较快的上升。二是传媒企业整体上市将成为趋势。三是传媒行业跨地域跨媒体的整合,会初现端倪。他认为,预计今明两年,还会有10家以上的传媒企业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