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济南市地区生产总值为.4亿元,比上年增长6.1%,增速跑赢全国,全省,各区县也均有不俗表现。年2月7日,济南市统计局发布年全年区县主要经济指标,来看看各区县最新的经济实力大展示吧。
年,坐在头把交椅的依然是历下区,地区生产总值.9亿元,累计同比增长6.0%。在济南各区县之中,历下区经济总量已多年稳居首位,年,历下区的地区生产总值更是在全市率先站上亿元的高点。
从总量来看,与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前六位的区县变化,“千亿俱乐部”成员也依然是这六位。具体来看,除历下区外,第二位至第六位分别是:济南高新区为.3亿元、市中区.4亿元、历城区.8亿元、章丘区.1亿元、莱芜区.2亿元。
槐荫区迈过亿元的门槛,达到.8亿元,距离“千亿俱乐部”更近一步。天桥区取得.6亿元的成绩,也是进入“千亿俱乐部”有力的潜在竞争者。
从增速来看,起步区依然保持了迅猛的发展势头,增速高达37.8%,在全市居首。济南高新区增速排在第二位,为7.3%。凭借改革创新的突破,济阳区和商河县的增速也都突破了7%,济阳为7.2%、商河为7.0%。历下、市中、槐荫、天桥、历城、章丘六区的增速均在6%—7%之间。
从其他经济指标看,济南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粮食播种面积、总产、单产均保持连续五年增长。一产增加值章丘居首,达到99.7亿元,增速为4.5%;济阳区、商河县、历城区、市中区、钢城区、长清区、章丘区等一产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均超过了4.5%,其中济阳区最高,达到5.2%,商河为5.0%。
涉及加工制造等的二产增加值,济南高新区居首,达到.2亿元,起步区增速最高,为7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速同样是起步区遥遥领先,分别达到.8%和.8%。
代表服务业的三产增加值依然是历下区居首,达到.9亿元,市中区和济南高新区分列二、三位,分别为.9亿元和.6亿元。不过,从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看,济南高新区排在第一位,达到.0亿元,历下区排名第二,为.6亿元。
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其它为市本级数据。
(表格来源:济南市统计局)
记者:曹茜编辑:韩璐莹校对: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