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11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风采”。
非物质文化遗产
凝结的是一个民族和地域的
历史、情感和智慧
非物质文化遗产看似离我们很远
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展示章丘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保护成果,营造浓厚的非遗保护氛围,6月11日,由中共济南市章丘区委宣传部、济南市章丘区文化和旅游局、济南市章丘区文旅集团主办,济南市章丘区文化馆、济南市章丘区博物馆、济南市章丘区图书馆、济南市章丘区百脉泉景区承办的章丘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启动仪式在百脉泉景区举行,副区长赵淑新出席仪式并讲话,启动仪式后参观非遗展示项目。
启动仪式由区文旅局局长魏东同志主持
区文旅局副局长董大刚同志介绍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内容
山东省非遗传承人、电视剧《三泉溪暖》“疯子张”原型张国庆介绍黑陶有关情况和电视剧拍摄情况
区文化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王毅同志宣读《非遗服务文旅名城建设倡议书》
章丘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这片古老的文化热土上,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创造了瑰丽多彩、蔚为大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我区厚重历史的倾情见证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章丘地域文化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体现着章丘发展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发扬光大我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让非遗在文旅名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向全区非遗传承人、广大市民朋友们发出如下倡议:
加强责任担当,让非遗之光更加夺目。坚持依法保护、科学保护,像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保护非遗产品,让章丘非遗能够代代传承。弘扬“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不断磨练技艺,丰富内涵,让章丘非遗尽展时代芳华。加快推进行业联盟发展,成立志愿服务队伍,在章丘文旅名城建设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加强宣传推广,让非遗故事更加鲜活。坚定文化自信,利用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文化遗产方针政策,用心用功用情讲好非遗故事。全面普及历史文化遗产知识,开放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广大市民精神文化生活,让城市文脉蜿蜒不断。
加强文化交流,让非遗宝藏更加璀璨。聚焦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展示非遗魅力,增进文化交流,深化各领域多层面交流合作平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交流中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协同能力,在融合中展示不同非遗文化的精彩,让非遗文化在交流融合之中焕发出更夺目的光彩。
加强守正创新,让非遗之树更加茁壮。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非遗与文化旅游有机统一,继往开来。大力挖掘文化遗产潜在的丰富内涵、社会价值和对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让传统非遗文化为产业发展赋能,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助力。
人人参与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传承与保护。我们相信,有您的参与,那些祖辈们留下的传统民间实践活动和高度智慧的思维方式将重放异彩,为文旅名城建设注入强劲的活力。而您,也将从中获得参与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教益和快乐,在与先人、与今人的精神共鸣中,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获得丰厚的人生滋养。
让我们用心浇灌每一朵光芒四射的非遗之花,为打造品牌靓丽的文旅名城贡献“非遗”强大力量!
副区长赵淑新同志讲话
"新时代文明实践非遗传承人志愿服务队”
参观非遗展示项目,与各非遗传承人交流
非遗宣传展示分两大版块—“展示版块”、“展览板块”,琳琅满目的非遗项目亮相百脉泉景区,成为景区的一大亮点,各非遗项目及非遗展板向过往游客展示章丘非遗文化资源和非遗传承保护成果,此举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走进非遗项目展示区,有章丘铁匠习俗、雕塑艺术、章丘传统葫芦雕刻技艺、章丘根艺、章丘石刻艺术、烙画葫芦艺术、金属范铸技艺、蒲苇草编手工技艺、百脉泉传统酿酒技艺、面塑艺术、章丘陶艺、章丘铁锅锻打技艺、龙山黑陶、木版年画、章丘绳艺、蛋壳雕、传统和香技艺、手工锻打铁技术、香包刺绣、龙山黑陶、手工书画装裱、黄家烤肉制作技艺、剪纸、现林石磨、“相公”陈醋制作技艺、章丘布艺等近30个展示项目,展现出传统文化的魅力,各个项目展示桌前都围了不少游客和媒体记者,有拍照的、有询价的、有了解非遗项目制作技术的,部分游客表示,通过观展,对非遗和传统手工艺品有了新的认识。
部分非遗传承人借助抖音新媒体方式现场直播,在线记录景区的精彩展示,让非遗文化融入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吸引更多人士了解、认识、喜爱非遗,使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传递和普及。
通过非遗项目进景区宣传展示活动,可以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非遗生机活力,让更多的群众了解非遗、喜欢非遗,让越来越多的人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促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让文化更加富有活力,旅游也更加富有魅力,极大地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让“中国龙山泉韵章丘”名片更加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