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更好地释放合理住房需求,济南、太原、哈尔滨三个省会城市5月23日纷纷出台最新购房政策。
济南:取消长清、章丘两区限购,首套房利率可低至4.25%
据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5月23日消息,即日起实施涉及限购范围、限售条件和公积金贷款额度等三项调整政策。
三项调整政策具体包括:不再将长清区、章丘区列入限购范围;将上市交易的限售条件,由取得不动产权证满2年调整为限购区域内住房网签满2年可持证交易;在济南市行政区域内购买首套普通自住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一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家庭最高可贷款额度由30万元提高至35万元,两人及以上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家庭最高可贷款额度由60万元提高至70万元。
继5月15日央行针对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20个基点之后,5月20日5年期以上LPR调整为4.45%。目前济南市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最低可达首套房4.25%,二套房5.05%,该调整是对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重大利好,减轻了购房者还款压力。
济南此次适度调整楼市调控政策旨在更好地释放合理住房需求,减轻购房者购房压力,对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此外,继5月22日公布房地产调控政策适度调整后,济南市将再增加三项新举措,自5月24日起实施。具体为:
一是支持养老及多子女家庭合理住房需求。本市户籍家庭,限购区域内家庭住房总套数在两套及以下,有父母投亲养老情况并取得居住证6个月以上的,可在限购区域内增购商品住房1套;家庭有2个(含)以上子女的(子女已经取得本市户籍,其中至少1个未成年),可在限购区域内增购商品住房1套;
二是优化非本市户籍家庭购房条件。非本市户籍家庭在我市限购区域内限购1套住房,在济南市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由“近3年内连续2年”调整为“近2年内连续1年”;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购房者,连续缴纳社会保险由“6个月以上”调整为“3个月以上”;
三是优化个人购房信贷政策。经山东省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研究通过,本市户籍家庭在我市限购区域内限购2套住房,二套房商业贷款首付比例由60%调整至40%。本市户籍家庭在本市无住房的,无论此前有无贷款记录,购买住房申请贷款视为首套住房贷款。非本市户籍家庭贷款首付比例由60%调整至30%。
据克而瑞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济南市住宅供应与成交面积继续保持下滑态势,分别为22.56万平方米与35.65万平方米,环比下滑52.46%及36.45%。
太原:新市民、青年人购首套房无需再提供落户、社保等证明
据太原市人民政府网站5月23日消息,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5月20日印发关于印发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通知明确,支持刚性购房需求。对购买首套新建商品住房的,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比例按照20%执行;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由财政全额补贴所缴纳契税,面积在90至平方米(含)的由财政补贴80%所缴纳契税,面积在平方米以上的由财政补贴50%所缴纳契税;新市民、青年人来太原工作生活并购买首套新建商品住房的,无需再提供落户、社保、纳税等相关证明。
支持改善性购房需求。推动居民住房需求向改善性住房需求迭代更新,允许多孩家庭、投亲养老家庭通过“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等方式购买改善性新建商品住房,并在住房按揭贷款、网签备案和不动产登记手续办理等方面提供便利。对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新建商品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对于购买第二套新建商品住房的,契税补贴标准参照购买首套新建商品住房标准下浮20%执行。
加强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力度。对居民购买首套自住住房使用公积金贷款的,首付比例按照20%执行。对符合条件的人才购买自住住房首次申请公积金贷款的,可不受缴存年限限制,最高贷款额度按照100万元核定。实施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探索出台住房公积金“公转商”贴息贷款品种。
哈尔滨:废止楼市限售政策
据哈尔滨政府网站5月23日消息,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通知,经市政府同意,废止《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哈政办规〔〕12号)。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表示,随着哈尔滨市房地产市场形势的变化,《通知》已完成其阶段性调控使命,继续实施区域性限售将导致一部分购房者购买的商品房无法上市交易,抑制了改善性购房需求的释放,不利于哈尔滨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需要,同时,《通知》规定的其他调控政策在哈尔滨市年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财政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和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措施的通知》(哈住建发〔〕号)中作出了调整,因此,根据哈尔滨市房地产市场的实际状况,将《通知》予以废止。《通知》废止后,购房人完成不动产权属登记,取得不动产权证即可上市交易。
来源:读创财经综合
审读:谭录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