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家国同梦70年家国同梦70年济南
TUhjnbcbe - 2025/2/8 17:34:00

展期延长热度继续长幼同场见证辉煌

一张张照片、一个个老物件,带领观众走入了一条穿越70年的时光隧道。一项项技术突破、一项项重大工程,带领观众领略济南发展的新高度。“家国同梦70年——济南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发展成就展”正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火热展出。10月8日,国庆节后上班第一天,这儿热度不减,众多市民前往打卡。

10月8日,成就展迎来了济南市舜耕小学、济阳区济阳街道办事处城里社区、中信银行济南分行、济南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济南市民生大街小学的党员干部和群众,他们纷纷在展览标志性建筑前拍照留念。除了单位集体参展外,还有一些市民是带着孩子来参加展览的。

当天观展的团队众多,观展者络绎不绝,展览通道上人头攒动,讲解员一场场讲解几乎无缝衔接,忙得不亦乐乎。

据了解,很多集体观展的单位都是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搬到展览会现场。参观同志一致认为,此次成就展通过一幕幕场景、一幅幅展板、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全面回顾了济南70年来的跨越发展之路,全景展现了济南70年来的辉煌发展成就,深切感受到济南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发展的成果、日新月异的新貌,为济南取得的发展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今后,一定要立足本职,解放思想,奋力拼搏,向老一辈革命家及为济南发展做出贡献的先进同志学习,为济南建设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新时报记者李栋印)

“我是来看老照片的是来怀旧的”

“听说成就展上有很多老照片,我是来学习的,也是来怀旧的。”10月8日上午9点多,“家国同梦70年”济南成就展迎来了一位年长的参观者,他就是83岁的济南市民孙志云。他不仅手绘过老天桥侧面和平面两张草图,再现了老天桥的原貌。而且拍过官扎营片区的大街小巷,希望在成就展上看到不一样角度的官扎营,并回忆一下旧时生活。

孙志云说,他出生于官扎营,儿时在济南火车站捡过煤核,新中国成立后成长为一名铁路工程师。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他曾用单位的相机拍过官扎营的大街小巷,记录这个片区的点滴变化。后来,他还拍摄了官扎营拆迁后,高楼大厦林立的照片。前一段时间,他就听说成就展现场能看到济南日报报业集团“五代”记者拍的多张老照片,并且大多数照片是第一次面世公开展出。因感冒,国庆节期间没有来参展。这次他不想再放过这次学习的机会,他就开着三轮车从六里山赶来了。

在当年天桥建成通车老照片前,孙志云感慨良多,从怀中掏出相机拍下了这张老照片。他说,这个照片是从高处拍的,拍得很好,值得他学习。现在他老了,爬高拍摄是做不到了。(新时报记者李栋印)

长见识开国大典与济南的三个渊源

“这里播放的是最新的开国大典彩色影片,这也是目前公开的关于开国大典的时间最长、内容最完整的视频,大家可以通过这个影片,重温开国大典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讲解员说,其实,开国大典与济南有三个渊源。第一个是,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就是由一家创建于济南章丘的百年老字号企业“瑞蚨祥”绸布店供料制作的。第二个渊源,就是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的几条标语——“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中央人民政府万岁”等,是一位叫钟灵的济南书法家写的。第三个渊源是,开国大典当晚,北京市各界燃放礼花庆祝,燃放礼花所用的信号弹,其中就有一部分是济南生产的。

正如此次成就展的主题“家国同梦70年”所表达的一样,家庭的前途命运,始终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本次成就展,共复原了三个年代的家庭场景,从具体的家庭变化中感受时代的变迁。在其中的上世纪50年代济南市民的真实生活场景里,展示了柜子、桌子、皮箱等物品,还悬挂着一架飞机模型。这架飞机模型的背后有一段与抗美援朝有关的故事。当年一架这样的飞机,按新币计算价格达10多万元,而当时的五口之家一个月的基本生活费只有50元左右。而济南各界当时共捐了26架飞机,这一壮举轰动全国,足以证明济南人的家国情怀。

听了这一段讲解后,来参展的市民王女士说,这里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段段文字,让人们感到振奋和自豪,也让人长了见识。(新时报记者李栋印)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国同梦70年家国同梦70年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