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章丘普集博平村的老房子老谷游记
TUhjnbcbe - 2025/3/30 0:23:00

博平村是章丘区普集街道办辖村。位于街道办驻地西北4公里,由博平再西北15公里就是绣惠。绣惠是古章丘县城,而如今的章丘县城是明水。现在绣惠正在大搞建设,要恢复古城原貌。从明水再向东,就是有“旱码头”之称的商业重镇——周村。从绣惠向西,就是济南府。在历史上,博平村正好位于周村、明水、绣惠、济南这条黄金商贾路线的中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古代的官道就通过博平村中央的东西北街。这个交通优势为其迅速繁荣奠定了地理制高点。

关于博平村地名的由来,据资料:公元年,刘裕灭东晋建立南宋,向北扩展土地,山东省东南大部归属南宋(南朝的宋)。在江南侨置的山东郡县纷纷回迁。由于聊城的博平县旧址在黄河另一侧,尚未归刘裕的南宋,因此博平县被侨置在今天的章丘市普集街道办博平村附近。而真正的古博平县在聊城,今已经撤并入茌平县,改名博平镇。

清末到民初,博平村的刘氏后裔将本家族的辉煌推至顶点,他们财富聚集的方式是经商。自古以来就是“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博平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来往客商给村民带来的耳濡目染,使博平村的刘氏族人产生了靠经商发家的理念。那个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经商,在外地开棉花行、药铺、商行等等。

前几天在章丘和一个商人朋友吃饭,他提出了一个观点,章丘人是比较精明的,也善于做买卖,但是以现在的经十路为界,以北的章丘人更会做买卖,南面的人较差。我还是比较认同这个观点,旧军村的著名商人孟洛川、博平村的刘氏子弟等等都是典型的代表。就做买卖来说,章丘人比我们莱芜人精。就老房子的气派和豪华来讲,莱芜的也不能和章丘相比,而章丘的精华又在绣惠一带。

博平的老房子实在是太多了,有名有姓的保护文物单位就有许多。这里重点说一下刘连权四合院,这是一座建于上个世纪初且布局别致的传统四合院。整个院落四周均为二层楼房,青砖小瓦,保存相当完好,布局相当别致,尤其是屋顶的高度,从南到北,依次加高,整个院落呈三层分布。这样建房,可能这是因为采光,但外表看起来错落有致。

再就是刘氏祠堂。民国时期,刘氏子孙刘绍庭买卖做得很大,在全国各地设有商铺。按照山东人的习惯,他挣了钱就汇往家里,购置了大片良田,建设了大批豪华房产,还出资修建了刘氏祠堂。这座祠堂建于民国十三年(公元年),祠堂大门紧锁,我们没有进入。但从外面看,也是青砖小瓦几进院落的老房子。最具特色是刘氏祠堂大门外的照壁。照壁整体呈“凹”形,下部为青石精料基座,中间是青砖墙体,顶部则是青筒小瓦覆顶的歇山式结构。这样的照壁我们是第一次看到。

另外还有一个刚刚从地下挖出来、正在修缮阁子。

博平村的老房子太多,在此我就不一一叙述。好在博平村的老房子已经列入修缮和保护之中,许多老屋正在修缮。相信不远的将来,博平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小胡同里也是老房子树与门五脊波愣头的夹板子大门木头的拴马桩门口门口大山框门口大山框门口的雕花大街标牌刘氏祠堂刘氏祠堂门口照壁照壁门口精美的门枕石豪华夹板子大门街道废弃的大山框门口门内胡同里有三个二门子大门口全部用石头的二门子门口门口标牌楼豪华漂亮的门口卷帘脊门口刘连权大院四周都是楼房刘连权大院的北楼,也是挂屋子结构一米多土填埋的文昌阁修缮一新的阁楼大山框门口门内上棚胡同里的二门子修缮中的老庙二门子大门口大门口垂株帘龙的框架,横梁雕刻的花门内结构螭头大门口
1
查看完整版本: 章丘普集博平村的老房子老谷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