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铁锅非常有名,简直是手工铁锅的代名词,据说要经过3万6千次的锤打。熟铁锅没有涂层,高温烹饪也安全,是家里必不可少的一只锅。它和不粘锅各有所长,需要爆炒或高温煎炸的菜,就不适合用涂层锅。不惧高温,不挑锅铲,回归传统的做菜方式,要炒出锅气来,没有铁锅还真不行。铁锅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补铁,日常饮食中微量补充,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现在的铁锅制作得也是越来越精美了,臻三环的这只炒锅锅体薄而轻盈,导热均匀,油烟少,有一定的不黏性,做菜不必大油,挺符合健康和安全的饮食潮流。
经过手工锤打的铁锅,非常光滑,非常致密。表面致密,就不会太吸油,可以减少炒菜用油。锅体比较薄,不觉得很重。同样大小的不锈钢复底锅,比它重。据店铺介绍,锅体原材料是太原钢铁集团Q铁板,交代清楚,没有含糊,值得一赞。不过作为非专业用户,不太清楚这种Q铁板是否符合食品级的材质安全。对于不锈钢,我们都知道,这些的等级是符合食品安全的,而铁锅就没有类似的分类标准,不方便消费者识别材质。商家的网页上有一份质检报告,显示了铅、镉、砷三种元素没有超过标准,不过,我希望生产商经销商能提供更加详细的关于材质安全的信息。
两侧是实木手柄,防烫,方便把锅端起。这口锅34厘米,尺寸属于比较大的,盛满食物,估计单手提起不太可能,所以,它的设计是双侧把手,而不是单侧手柄。那种饭店大厨颠锅的手法,对于家庭主妇而言是可望不可及的。
锅的底部是完美的圆弧,能清晰看到锤印,但是手一摸却是光滑的。手工锤打是一件费力又单调的工作,对于消费者而言往往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一方面赞同手工冷锻的锅可能由于师傅的技艺和经验,优于机器生产的锅,另一方面也比较难以接受别人为了我的锅,花费那么大的体力和时间。我是希望将来发明出更加智能的机器,精确模仿人工锻打,让传承这门手艺的章丘人从繁重的体力活里解放出来,监督机器生产就好了。
铁锅分银白色和蓝黑色两款,我这口目测应该是蓝黑的吧,可能是已经煅烧过了,开锅稍为简单。据说用了之后,蓝色还会慢慢转成黑色。开锅的步骤比较繁琐,好在有一份清晰的说明,于是我就如法炮制了。第一是用洗洁精清洗擦干,第二是用花生油润锅,第三是用猪油在热锅上搽抹,第四是洗净后炒一份青菜。四个步骤下来,大概也要用去半天,不过这样清洁之后表面各种杂质污垢肯定是彻底去除了,用起来放心啊。青菜炒过后,锅底多了几道痕,蓝色油膜掉了一点,看来这方法很彻底。按照说明书上说,日后洗锅,最好是不用洗洁精。
中国人喜欢爆炒,炒出锅气菜才香,要炒出锅气,恐怕还是得靠铁锅。炒了一盘虾,结果不仅厨房满是菜香,整个家里都飘满了焦香的锅气,令人食欲大增。因为我用了大火,收汁都没有关火。所谓火候,不敢开大火是断断做不到的。专锅专用,看来铁锅势必占据厨房的一席之地是毫无悬念的。
都说煎鱼最怕粘锅,好在洗净铁锅烧热后再下油,基本没有粘,与不粘锅的效果差不多。而且,不需要太在意火大火小,也没有什么油烟。锅体很光滑,铁锅能做到这样,很不容易了。这口锅是34厘米的,原本觉得有点大,不过煎这么长条的鱼倒是比较合适。锅虽大,其实比起复合底的锅,要轻多了。
煎好的鱼还是比较完整地,撒上盐,胡椒,淋上柠檬汁,就大功告成了。铁锅不怕高温,做菜快,平时煎炸的话,油温度是很容易达到的,不粘锅总有点不放心,怕涂层超过度就要分解了,产生有毒的裂变产物,铁锅好像就没有后顾之忧了,这是它的强项。
炒菜,什么勺什么火都可以,要保持蔬菜的维生素尽量不流失,素炒是关键。铁锅炒菜,翻炒不必缩手缩脚。据说,使用铁锅,可以补充铁质。我们每天需要的铁元素是微量的,这样不知不觉中就补充了,比服用铁剂好。炒这个菜,油放得不多,按说明书仅需日常6成左右的用油量。少放油,正合我意,我猜想大概是表面光滑,致密,不那么吸油,所以不用多放油。
臻三环舌尖上的中国章丘铁锅直营手工锻打无涂层炒菜锅不粘锅圆底炒勺轻音蓝黑32cm适合2-4人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7%无理由退换官方店旗舰店¥购买已下架优点:无涂层铁锅,用起来比较放心,可以开猛火炒菜,比较符合中国人的菜炒菜习惯。油烟比较少,也可以有一定的不粘效果,长期使用,还可以补充铁元素的摄入,章丘铁锅,原产地出品,品质上有保障。
缺点:暂未发现明显缺点。铁制品的原材料没有行业分级标准,需要用户自行收集信息,加以判断,普通消费者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