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在学校智慧教室上课。
学校无人机社团进行农业植保。学校简介
年6月29日,济南市政府批准正式成立章丘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位于章丘区大学园区清照大街号,背靠蟠龙山,西邻绣源河风景区,环境优雅,交通便利,具有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和优越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学校不断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建设面向未来的中高端专业,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全方位发展空间。建校近4年,学校共获得了山东省技能大赛七个一等奖,全国技能大赛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成绩居济南市首位、山东省前列。与此同时,学校春季高考成绩也保持济南市领先地位,职教高考成绩优异,年,学校取得升学总人数人、春考本科上线人数人的优异成绩。
在章丘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门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字样赫然醒目。年6月29日,章丘区投入资金近6亿元,根据国家级中职示范校的标准,建成章丘中等职业学校并投入使用。这所新学校由区域内的原章丘一职专、二职专、三职专三所职业学校整合而成,近4年的建校时间,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了“1+1+13”的效果。
“我们始终坚持‘给学生工作创业的机会,给学生幸福生活的能力’的办学理念,努力让每一名孩子都有人生出彩机会。”学校校长陆吉明表示,面对历史发展机遇,围绕着“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努力增强为区域经济服务意识,正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积极创建山东省职业教育发展新高地。培养学子“知行合一,内外兼修”以思想引领开辟素质拓展“新舞台”
今年2月28日晚,章丘中等职业学校在“开学第一课”中组织全校学生观看了《中国共产党党史》视频,进而引导他们了解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在今后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中,坚定信念、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次日,受天气影响,学校举行了线上主题升旗仪式,活动中,全体学生举起右手,面向国旗庄严宣誓:“为了祖国的富强,为了民族的未来,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成长为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我们致力充分让孩子们学习党史,引导他们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校副校长魏巍告诉记者,为弘扬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培养广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今年开学以来,学校相继带领学生走进旭升村,参观该村的党史展览馆;开展“讲红色故事,扬红色精神,做红色传人”主题宣讲,为学生讲述红色故事,进一步激发红色情感;开展“校长为学生上一堂精彩党课”活动,让学生们努力成为中华民族崛起道路上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据了解,自建校以来,该校便一直以“立德树人”为基本任务,积极贯彻“知行合一,内外兼修”校训,注重学生思想价值引领,制定了“知恩图报、知书达理、知进能退、知文会武”的学生发展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去年9月24日,学校全体高三师生及家长在学校国旗广场隆重集会,共同参加18岁成人礼活动;今年4月1日,学校旅游化工系全体师生进行了一次主题为“强身健体,文明出行”的远足实践活动,用脚步丈量生命的精彩,用意志谱写生命的辉煌。
作为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舞台,学校高度重视社团建设,贴近学生发展需求,以职业教育特色为主线,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为宗旨,通过与专业技能结合、与学生兴趣发展结合、与竞赛活动结合、与社会活动结合建设社团。
据魏巍介绍,目前,学校现有社团35个,涵盖科技类、文艺类、体育类、志愿者服务类、综合类,较有影响力的有无人机社团,摄影协会、“古香雅韵”茶艺社、书法协会等。
其中,学校无人机社团开启助农新模式,先后开展了为南部山区果林喷洒农药、为旭升村进行农业植保等助农实践活动。并利用技术优势,结合地面拍摄为章丘大葱制作了精美的短片,为家乡的大葱做了进一步有力宣传。拍摄之余,学生还义务帮助葱农们劳作,受到了大葱种植户的赞扬。全国技能大赛成绩居全省前列专业建设适应市场,面向未来
在年度济南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章丘中等职业学校收获了工业产品设计及创客实践、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电气安装与维修、3D打印技术综合应用、液压与气动系统装调与维护、机械装配技术、工业分析检验等七个赛项的第一名,并全部进入省赛。建校近4年,学校共获得了山东省技能大赛七个一等奖,全国技能大赛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成绩居济南市首位、山东省前列。
与此同时,学校春季高考成绩也保持济南市领先地位,职教高考成绩优异,年,学校取得升学总人数人、春考本科上线人数人的优异成绩。
“这样的成绩,与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是分不开的。”学校副校长苏军告诉记者,近年来,学校公共基础课在核心课程全覆盖、核心内容不丢弃、基本要求不降低、总课时数不减少的前提下,侧重对现有课程进行适度优化调整,删除繁难和陈旧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推进课程的综合化、模块化和项目化。
文化课围绕提高学生素质,为专业课程服务及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功能定位,实行分层教学;专业课坚持能力为本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综合课程为基础,有目的加大选修课的比例和涵盖范围,构建合理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同时,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所有教室(功能室)均配备智慧黑板,提升了教育信息化水平。教师利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已成为常态。目前,经过教育资源整合,学校共开设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化学工艺、计算机应用、会计事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商务、旅游服务与管理、幼儿保育、药剂等十二个专业。各专业均建有标准的实训室,以“教学做合一”探索形成了理实一体的实训教学模式,普遍使用了项目教学、仿真教学等主要教学方法。在专业建设中,强调适应市场、面向未来、服务当地。
“在我们看来,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所以我们一直践行以教师发展促学生发展。”苏军表示,自建校以来,学校一直坚持“名师带动、分层设标、分类推进”的战略,围绕课堂教学、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竞赛辅导、特长展示等方面,个性化订制《教师专业成长计划书》。“学校每学期都会举行面向全体教师的教学比赛活动,带动了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此外,还让校内名师与新教师结成‘一帮一、一带一’对子,并定期邀请专家进校讲座,诊断课堂,进而促进教育教学高位发展。”将生产线或车间“搬进”校园以产教融合促教学成果转化
去年7月,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邓云锋一行来到章丘中等职业学校调研指导工作,全面了解学校产教融合实现深度突破等重点工作。
可以说,从建校开始,章丘中职即开始了产教融合的探索。年下半年,学校依据订单专班模式建立了众多企业专班,包括联想专班、长木专班、迅风专班、蓝创专班、牧之专班、星跃专班、中通服专班、圣泉专班等,截至目前,这些坚持共建、共享、共赢订单专班,覆盖了学校各专业的就业班学生。
据学校副校长魏国介绍,订单专班实行学校与企业共同授课,学习企业标准,毕业即能上岗,化解了企业招工难和学生就业问题。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学校积极服务章丘经济,与众多驻章企业合作成立订单专班,这些专班为推动学生家门口就业发展、满足当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助力章丘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
“同时,学校还探索共建基地模式。”魏国说,目前,学校与北京中科浩电合作,成立供应链基地和无人机培训基地,让学生熟悉无人机生产流程和生产技术;与山东大厦签约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积极开展专项培训。此外,还与华北易通公司合作,成立了“华北易通”产教融合基地。通过共建基地模式,实现了校企深度合作和无缝对接,为学生就业上岗奠定了基础。
而在年4月,北京中科浩电首家“优制工场”成功落户章丘中职,成为济南首家入驻学校的企业,学生通过校企共建基地培训后,即可在校内的“优制工场”进行生产实习。
此外,学校还与企业共研共创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产品改造研发、技术创新,实现产、学、研无缝对接,并积极利用学校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孵化功能,鼓励学生在校创业。
而就在不久前,学校优势专业项目组——学校校企联合研发和技术服务中心电气安装项目组的校企共研共创推动教学成果转化的首批出口缅甸的产品正式交付。据该项目负责人丁宗燕老师介绍,该产品为变电站控制柜,生产过程中,电气安装项目组教师们亲自动手,理清线路图,加班加点,带领学生一起组装,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了首批产品。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深化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章丘中职产学研基地主任耿长胜说,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该项目组还会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在章丘东城旅游项目、章丘古城建设项目等重大工程中,都将出现他们产品的身影。
“以培养大国工匠为己任,立高峰之巅,举长运之势,凭学教之优,努力走出一条山东特色、国内一流、接轨国际水平的成功之路。”校长陆吉明表示,在未来的发展中,章丘中等职业学校将继续以国际视野、民族情怀、高端定位、特色办学为目标,以培养担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努力谱写出一部现代职业教育的华彩乐章。(本报记者张展铭)
本文来源:济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