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国家级传统村落章丘区三德范庄有个村级
TUhjnbcbe - 2025/6/1 20:55:00

记者郭学军

济南市章丘区的三德范庄是一个千年古村,为国家级传统村落,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村庄里遗存有瓮城、禹王庙、元代立交桥、太平阁、山神庙、艮峰门、人和门、青砖青瓦四合院、石头围墙等数量众多的古建筑,还有三德范石刻馆、钱币博物馆、胡同博物馆,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德范芯子,让每一个前去的参观者都赞叹不已。除此之外,三德范还有一个一般村落没有的展馆——三德范档案馆。

一个村庄居然建有一座档案馆,这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应该比较罕见。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个位于三德范中心大街中部的村级档案馆,保存的档案还十分丰富,并不是简简单单拼凑起来的急就章。整个档案馆主要分为馆藏室、档案展室和非遗展室。

非遗展室展示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德范芯子的表演照片和实物模型。馆藏室现有收藏档案共计宗、卷,累计单页档案余页,主要保存的是年至今70多年的村庄各类官方和民间文献,也有保存完好的康熙、光绪年间地契文书,极为珍贵。这些档案时间跨度大,类别广泛,包括通知、公告、地契、借据、族谱、户籍、介绍信、交代材料、合同等十几个门类。各种档案分门别类,收纳整齐,井井有条地存放在不同的档案柜箱里,让人印象深刻。

章丘区文祖街道公共文化中心主任、三德范庄党委书记张江从档案柜里首先拿出来一套生产队往来账目档案让记者看。只见书写工整清晰的一笔笔单据,记录了三德范大队自新中国成立之初至今70多年的往来账目,项目内容繁杂,涉及庄域庄情、计划生育、村庄建设、文教卫生、工业生产、农业生产、水利建设等各个方面。

接着,张江又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套纸张泛黄的红头文件档案。这是自年以来至今70多年间的上级各部委、局办下发的通知等各类文件,涵括基层党建、精神文明、护田、护粮、防灾、护林等方面,这些文件见证了70多年来中国乡村建设走过的不平凡历程。

更让人惊叹的馆藏是三德范大队会计张福均手写的三德范会计手账。会计手账共有-;-;-三本,分别客观记录了年至年25年间三德范大队生产生活情况。工整清秀的字体,条目清晰的排列,工艺品一样的会计手账让人赞叹不已。

此外,馆藏的三德范族谱也很丰富。三德范现有王、张、冯、赵、姜、单、陈、牛、袁、齐等25个姓氏,馆藏族谱有《张氏族谱》、《牛氏族谱》、《宋氏族谱》、《赵氏族谱》、《单氏族谱》、《王氏族谱》、《齐氏族谱》共计7本,反映了三德范村重视家风家训、礼敬先祖的优良传统,对于研究该村姓氏起源有较高参考价值。

还有一套冯氏地契文书也很珍贵,它记录了三德范村冯照海家族自光绪年间至20世纪50年代房屋、土地等地契文书的变更,共33卷,纵跨七十余年不曾间断。这份档案从侧面彰显了三德范人的契约精神和规矩意识,也客观反映了三德范村冯氏家族的兴衰起伏。

在档案展室里,展示有《三德范庄志》。据张江介绍,三德范村是章丘区第一个修订完成村志的村庄。《三德范庄志》于年--年历时三年修订完成(年重印)。全书71万字、纵跨余年横涉百科、庄域、古昔庄情、人口姓氏、村庄建设、文教卫生、经济建设、锦屏山等13篇,系统反映了古村三德范的发展轨迹和村庄面貌,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

一个橱柜里还展示有生产队公章9枚,反映了建国以来的三德范大队各生产队民主理财小组使用的公章,表明三德范村早就积极实践财务监督、村务公开和民主公平。

张江介绍说,除了这些档案,他们还收集了各类碑刻(拓片)余通(副)。其中,以明代嘉靖年间的《重复修建庙记》和明代万历年间的《修桥碑记》最为典型,以清中晚期乾隆、嘉庆、咸丰年间的碑刻数量最多。作为记录文化和生活的重要载体,它们如实反映了三德范村先民在修筑工事、架桥修路、慈善捐赠等方面的集体行为,极具考古价值。

此外,档案馆还有一些全村群众义务捐赠的档案史料,最早的为康熙年间的地契文书,以及单、姜、齐、王等家族20世纪五十年代的地契文书,表现了三德范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德范的档案还在不断丰富中,有关乡村振兴的档案以后也会纳入其中。”张江说,三德范档案馆的建成开放,丰富了作为国家级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对于加强村民的村史教育,挖掘继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家级传统村落章丘区三德范庄有个村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