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贾晓霖
在抗击疫情工作中,我们从来都不是一个人。济南章丘官庄街道广大机关干部、“红袖章”志愿先锋队冲锋在前,勇敢地抵达最不安全的一线,坚守岗位,为的就是让群众安心待在最安全的家里;而群众,也将这一切看在眼里、铭记于心,用日常的、质朴的善意和爱心,为一线战士们送去温暖和关怀。在这些琐碎而细微的片段里,我们真正看到了众志成城的防线、看到了抵御严寒的合力。
这2万余元善款,是鲜红的爱心底色
2月3日下午,台头村党员陈晋栋捐出了2万元善款,定向用于官庄街道疫情防控。2万元不是小数目,但他仍认为这只是一份绵薄之力:“看到奋战在国道一线,24小时守护家园的战士们,我也想奉献一点力量。我们之所以捐款捐物,就是想告诉战士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里,大家不是在孤军奋战,每一个都在参与、都在贡献、都在守望。”
大阎满村的党员孙维彬和村民马震分别捐出了元、元。这些钱递到一线人员手中,颇有分量,因为这当中凝聚着热切的关怀,令人心里一暖。
一盆热气腾腾的大包子,是奢侈的幸福
北王庄检查站地理位置恶劣、条件艰苦,一线执勤人员平时大多用方便面充饥御寒。而今天,上白秋村高兆军端来了一盆刚蒸出来的大包子,在严寒中,冒着家常的、幸福的热气。“我们平时在家,随时能吃到家常饭菜,但是执勤人员不行,他们一直在一线坚守着。我看着他们天天吃泡面。所以今天特意蒸了一锅包子送过来,这是家里的味道,别处吃不到。”这些扎实的包子,传递给值班人员的,是奢侈的家常幸福,也是村民满满的感谢和心意。
寒冷的“南大门”,此刻异常温暖
北王庄检查站位于山区,海拔高、气温低,但是“守门战士”们丝毫不畏惧严寒,坚守一线、把好“入口关”。济南鲁力同心应急救援队看到《深山“南大门”,党旗在飘扬!》报道后,今天自愿来到北王庄检查站,送来了无烟煤、口罩、消毒液、面条等防疫物资。同志们倍受鼓舞,决心勇于担当,不辱使命,守好南大门,打好防疫站。
军大衣能阻挡寒流,更能温暖人心
倒春寒来袭,今天气温降得厉害,值守人员站在户外,一会儿就冻透了。大阎满村村民马勇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特意准备了12件黄大衣捐赠给村里。“可别小看了这黄大衣,又厚实又挡风,比羽绒服还暖和。最近倒春寒这么厉害,咱一线执勤人员都把这大衣穿上,你保护我们,这些黄大衣保护你。”他说的对,这些黄大衣的确比羽绒服还暖和,因为这大衣里,有村民对我们的关切和爱。
这小小的口罩,是我们抵抗病毒的“武器”
疫情当前,口罩是稀缺物资,大家形象地将它形容为“有钱也买不着”。对于在最不安全的地方值守的执勤人员而言,这“有钱也买不到”的口罩是他们保障安全的唯一“武器”。今天,弓角湾村郭书记捐赠口罩4包、村两委成员郭绍颖捐出口罩1个,吴家村民李素芬为防疫站人员赠送一次性口罩个。面对口罩脱销紧俏的情况,他们不是先把资源留给自己,而是奉献给他人,这小小的口罩无疑彰显了他们团结一心、共度时艰的决心。
大阎满村村民孙国刚捐赠优质口罩20包。
东矾硫村李波给防疫检查站送来方便面,火腿肠,酒精,只口罩。
4箱新鲜水果,一份深情为健康保驾护航
中午,大阎满村村民孙国帅搬来了3箱水果,村民张远春也搬来了1箱。水灵灵的看着格外新鲜。“每天都能看到执勤人员在这里值守,吃饭都是倒替着凑合吃一口,也吃不到啥新鲜蔬果。今天我特意买了些新鲜水果拿过来,大家补充维生素、增强抵抗力。”疫情期间,我们收到了许多爱心人士捐赠的食物,“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传统就是如此,村民最关心的还是执勤人员能否吃饱穿暖,这正是一份亲人般质朴的照料。
点滴爱心让我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让我们意识到,我们不是在孤军奋战,我们身边还有百姓的关怀和支持。待我们众志成城、结束战役,我们将自由地呼吸、自由地相见,官庄大地将春暖花开、春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