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爆出,火了四个月的“章丘铁锅”凉了。
“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高温冶炼,次锤打……”年2月19日晚上,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播出,讲述了章丘铁匠师傅传代打锅的故事,解说词用各种数字描述了手工制锅的匠心独运。
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播出以后,章丘铁锅一夜之间蹿红,当地制作铁锅的家庭小作坊也遍地开花,为了购买一口正宗的章丘铁锅,全国各地顾客慕名来到章丘。然而,铁锅的质量良莠不齐,甚至出现了以次充好的现象。仅仅过去了4个月,红极一时的网红章丘铁锅突然“遇冷”,不仅产品出现了滞销,甚至很多跟风的家庭小作坊也纷纷关门。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章丘铁锅产业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市场动荡,无疑是值得人们反思的。
据报道,有章丘区河庄村村民说:“整个铁锅就是用一块铁皮一气呵成,一个人一天顶多能完成一口铁锅。”上述村民说,制作章丘铁锅需要经过7次热锻和5次冷锻以及3.6万多次锤打,然而有些家庭小作坊会偷工减料,谁也不能保证所有家庭小作坊都会锤打3.6万次,所以生产出来的铁锅质量良莠不齐。
此外,上述村民还称,一些家庭作坊利用机器生产,他们先是用机器把原材料轧出形状来,然后锤打抛光,通过这种方式制作出来的铁锅跟手工制作得差不多。“造假的太多了,已经乱了套了,现在几乎把章丘铁锅的牌子搞砸了。”由于诸多乱象存在,他们所生产的章丘铁锅出现了滞销。
据了解,由于一些家庭小作坊大部分没办理生产经营手续,章丘区市场监管部门已经介入调查,并将进行严格的行业整顿。
另据报道,从去年开始,有作坊就表示压了四五百口锅卖不出去。热度过了以后,也不再有人愿花高价买一口实用性不佳的锅。如今,章丘铁锅已乏人问津,原有多家的制造作坊,也只剩下了30多家。
“网红铁锅”由盛转衰,给所有市场参与者带来了一次重要警示。
业内普遍认为,《舌尖3》确实给了当地铁锅一个做大做强的契机,这一契机不仅意味着当地铁锅行业可能迎来发展春天,还与当地农民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等密切相关。令人遗憾的是,伴随着铁锅作坊蜂拥而上,铁锅质量却良莠不齐,甚至以次充好。结果,当地铁锅产业非但没有抓住这次机会做大做强,当地有关方面没能以长远眼光看待这件事,一些商家只想蹭热度、挣快钱,反而损害了当地整个铁锅行业的形象。
不可否认,现代的“网红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风靡一时”。信息化时代,一件小事情能让你迅速被推上风口浪尖,但现实情况是能保持的、能更好的实为少数,更多的网红事物是在经历了一场短暂的红火时期,快速获取既得利益之后,又迅速冷却,直至无人问津。
有资深人士表示,当一次“网红”或许不难,但从“网红”到“常红”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现在,很多实体店为了成为“网红店”而绞尽脑汁,甚至不惜想出雇人排队,营造表面繁荣的招术。但是,如果产品质量上不去,服务跟不上,再红的“网红店”也只能昙花一现,很快就会被消费者和市场所抛弃。
(综合自:经济日报、北青网、生活日报、海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