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胡山东麓的群山环抱之中,有一个古老、美丽、祥和的小山村——栗家峪。栗家峪属于济南市章丘区官庄街道,距离城区明水约15公里。据《章丘市地名志》援引该村《栗氏家谱》记载:“建村于金代末年(约年),原名锦川乡程家峪。”后栗姓成大族,改名栗家峪。
栗家峪村三面环山,西边高高耸立的是大胡山,南边矗立的是凤凰山、阁老寨山,陡峻挺拔的东老山则屹立在村东。而离村子更近的则是一条清秀的小山脉——盘龙山,尾起村北,脊横村西,首瞰村南,似一条栩栩如生的蛟龙,自北、西、南三面将小村环抱怀中。
村里有三眼老井,分别位于村子的西头、中部和东头。三眼老井都建有石头井屋,粗壮厚重的巨石是支撑辘轳的稳固支架,青石井口上都有经年累月井绳磨出的深深的印痕。
水是生命之源,古人择地立村非常注重水源,能够打出水井的地方才适合长期居住繁衍,水井就是家乡。古人离开家乡叫做“背井离乡”,可见水井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之重。由此可知,这三眼老井应该在立村之初就已经开凿,历经年风雨沧桑,多次进行过修缮,清澈甘甜的老井之水,世世代代养育了一茬又一茬的庄户人。
这三眼老井始建于何年何月已无历史记载,东头和中部的井屋石壁上,镶嵌有大清咸丰五年和咸丰六年重新修葺老井的碑记。
井屋的石壁上有精美的雕饰,还有青石雕成的佛龛,应该是供奉龙王等神仙保佑全村风调雨顺的吧。
村东头井屋的大梁上,有一道道深深的凹痕,这是人们用绳子绕在屋梁上打水,历经悠悠岁月而磨出的岁月之痕。据村里老人介绍,这根屋梁可不是一般的木料,而是一根坡里野生的灌木荆条长成的木料。可以想见,野生的灌木荆条要长成栋梁之才那得需要几百年的岁月。井屋重修时,这根珍贵的屋梁没有更换,一直静静的横在水井上方,见证着小村的历史沧桑。
几百年来,村民们依赖老井,也保护老井,甜甜的井水恩泽养育这一方人,更成了这个村不可磨灭的记忆!(图文:爱看章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