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支倩倩通讯员孟凡庚
今年是新一届区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区上下承压前行、风雨兼程的奋进之年。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章丘区委常委会团结带领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围绕迎接服务保障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批示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决落实中央重大决策,全面贯彻省委部署和市委安排,聚焦深化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服务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创新实施“5+4”工作体系:擦亮工业强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国家级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齐鲁科创大走廊、文旅名城5张创新名片,实施营商环境、生态治理、民生改善、风险防控4大改革攻坚行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位列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新城区第48位、综合实力百强区第56位、工业百强区第65位,获评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先进县、工业十强县、科技创新强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
牢记头等大事: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开花
坚决落实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任务,扎实组织大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统一思想行动,锚定使命任务,凝聚奋进力量。
营造浓厚氛围。大会召开前,开展“放歌新时代 喜迎二十大”等系列文化活动,举办“喜迎二十大 宣讲润人心”各类宣讲余场。大会召开期间,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收听收看会议盛况,通过一图读懂、短视频、图文并茂等形式,对党的二十大进行多样化、全方位、立体式解读,主流舆论持续壮大。
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党的二十大召开后,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召开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举行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第一时间认真传达学习大会精神。制定学习宣传贯彻总体工作方案和具体落实措施,开展领导干部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班暨区委宣讲团宣讲动员会,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市社区、进校园、进“两新”组织、进网站。
牢记国之大者:争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排头兵
坚持服务服从国家发展大局,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在保护母亲河、打造幸福河伟大事业中争当排头兵。
加强组织领导。始终把深化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作为头等大事,完善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健全实体化工作专班。坚持“小切口”整治,开展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等专项监督检查,促进农民增收1.8亿元、集体增收万元。
坚持生态优先。把大保护作为核心任务,实施全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开展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回头看,主要污染物大幅减少。1-11月份,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天,优良率为69.8%,同比增加3.3个百分点。优化水系水网。严格贯彻“四水四定”原则,编制现代水网,优化现有水资源格局,统筹推进保供水、治污水、防洪水、用泉水、促节水。完成济南四库连通、云湖水厂一期,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加快推进。推进文化“两创”。注重放大地域特色文化,城子崖遗址、焦家遗址纳入“考古中国”项目,纪录片《城子崖》在央视播出。建设“山东手造”非遗展示体验中心,龙山德功黑陶、章丘铁锅入选“山东手造·优选”,石匣过半年暨乡村振兴戏剧节列入全省优秀案例。实施“提升城市软实力 创建文明典范城”十大攻坚行动,推动“文明有章新十条”落地践行,举办“文明实践 爱在章丘”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以三涧溪村为原型的《三泉溪暖》,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间热播,“中国龙山 泉韵章丘”城市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牢记疫情要防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第一时间落实各项优化措施,快字当头,尽锐出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着眼于早争主动。早筛查。提前把在校师生、建筑工人、货车司机等人群纳入7日1检,及时对全区45.5万重点人群纳入核酸检测统一管理。搭建“建筑工地管理平台”,将全区个建设工地、1.3万名施工人员纳入管理。构筑免疫屏障,新冠疫苗接种近万剂次。整合追检力量,打通“上级推送+卡口查验+自主报备”三方数据,确保追检补检完成率%。
落实于细求成效。严格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成立区街镇联合指挥部、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处置联合指挥部,形成工作合力。成立督导组,直击疫情防控一线薄弱环节,列出台账、销号解决。
牢记经济要稳住:设立1亿元专项资金稳工业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定策、科学施策,打开指标、打通堵点,推动经济抗压前行、逐步向好。
千方百计稳工业。坚定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狠抓产业强链,出台强化汽车、数字经济等6大产业链式发展指导意见,设立1亿元专项资金,制定“产业链图谱+N张清单”,打造多产并举、多点支持、多元发展格局。发挥齐鲁科创大走廊聚合作用,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完成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及考古勘探、采空区治理,与山东大学共建技术转移分中心。
凝心聚力推项目。开展“项目再提速,招商再出发”活动,组织项目集中开工5次,8个省级建设类项目全部开工,年度投资完成率.2%;24个市级建设类项目全部开工,年度投资完成率.6%。重大交通项目加快实施,济高高速通车运营,济莱高铁年底具备通车条件;济潍高速累计完成68.6%,小清河复航工程累计完成82.5%,地铁8号线、济滨高铁开工,济南绕城高速二环北线顺利推进,启动G、S改建工程。
牢记改革要有新气象: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聚焦“5+4”工作体系落地,加强整体谋划,突破重点领域,注重系统集成,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全面深化一次办成改革。开办企业“一窗通办”“一次办好”,实现半小时办结。推行行业综合许可一证化改革,实现准入即准营,1-11月份,新增市场主体家。
协同推进数字化改革。协同推进数字经济、数字机关、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获国家数据直达试点名额,获评济南市首批千兆城市示范区。攻坚突破国企改革。成立领导小组和6个专班,制定《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方案》,着力培育壮大3家区属国企,13家企业完成改制工商登记,20家企业完成股权划转登记,为市场化转型夯基筑台。
牢记以人民为中心:让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凝聚民心
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发展成果更好惠及民生、凝聚民心。
民生实事落实有力。扎实办好22件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比达84.1%。新增城镇就业人,安置城乡困难人员人。前三季度,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元,分别增长3.6%和6.9%。稳步推进安置房建设。投资10.3亿元完成东城实验学校等四个项目,青未了幼教集团3家新园开园,学前教育普惠率达94.8%。区级养老服务中心加快建设,为3家养老机构争取扶持资金万元。新开及优化公交线路8条,新改建和大中修农村道路.6公里,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实施34栋老旧小区改造,完成14个街道、户的清洁取暖任务。医院新院区、北部医疗中心启动搬迁,推动区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黄河卫生院改扩建开工。
乡村振兴全域出彩。推进乡村全域全面振兴,推动省部共同打造试点县创建,63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在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监测评价中位列全省第二,成功承办全省乡村振兴济南模式创新论坛。深化农村“三变”改革,个村实现股东分红万元,受益群众7.4万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个文明实践阵地实现融合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获评省级示范中心。
敢闯敢创,善作善成!今天的章丘,有颜值,有内涵,有气质,章丘人民正砥砺奋进,不断刻画更新这座城市的“成长坐标”,全力打造省会东部科创新城、智造高地、文旅名城、生态绿城、康养福地。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