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开年大戏舌尖3落幕了,留学生的胃却没
TUhjnbcbe - 2025/8/1 21:29:00
北京最好的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姜赟通讯员杨希林

最近,不少留学生都在吐槽,这个春节过得“没滋没味”。因为一向被视为“国外留学生最大的敌人“——《舌尖上的中国》第3季,居然看着不“香”了。

有留学生就吐槽道:原来看《舌尖》1,仅仅是一锅豆腐,都能让我透着电脑屏幕闻到香味;现在看《舌尖》3,就干脆把电脑外放一开,只当BGM听。

不过也有留学生表示,《舌尖》3对海外学子而言,仍是一部大型催泪连续性纪录片: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目前,《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已经播完,但豆瓣评分仍是低得可怜的4.3分,留学圈内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在不少留学生眼里,这一季《舌尖》之所以不火,一是因为本季镜头里的菜没有以往的“鲜”度;二是纪录片里讲述的美食故事,实在有些尴尬。

留学生评《舌尖》3:

故事尴尬,但勾起了童年回忆

前文中提到,不少留学生认为,《舌尖》3里的菜少了“鲜度”。什么叫“鲜”?在美国留学的小谢(化名)举了一个例子:

“之前《舌尖》里的大部分菜式,大部分都是土生土长,土家土做的。味道未必精致,只是食物的新鲜程度让人食指大动。就像香菇和笋子,带着泥土的芳香,那是我等游子根的味道。”

小谢是《舌尖》系列纪录片的忠实粉丝,第一次看《舌尖》2的时候,他就入了坑:“作为一个两年没回家的留学生,《舌尖》2第一季那一段关于路菜的解说让我热泪盈眶:‘那不光是易于保存的食物,同样也是主人家乡的味道’”。

留学生小钟(化名)也表示,《舌尖》1是他心目中的“白月光”:“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是惊艳,还记得当时在国外,这部横空出世的片子是对留学生群体巨大的馈赠,恨不得每帧都要截图分享。”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截图

而到了第三季,有留学生引用了一个吐槽梗完美总结:

“杭州介绍河南胡辣汤,青岛介绍烟台摔面,山东人煲广州汤,天津人做日式便当,外国人做中药膳,文人当厨师,医生开麻辣烫店,电气工程师开酒楼。更可气的是5分钟就已经讲了六七种食物了,我口水都还没分泌就跳到下一种????”

撇开美食不谈,《舌尖》3第一集《器》带火的章丘铁锅,也被不少留学生吐槽。

坐标美国的留学生小A就指出:

“一开始,那个锅我还是真的想买的。国外涂层锅真是娇气,不能烧太热不能激凉水,寿命还短,万一干烧这锅可能就不能要了。但后来才知道,这口大铁锅也娇气无比:不能拿来蒸东西,会锈;锅里东西不能放太长时间,会锈;用完要立刻洗出来,最好别用洗洁精,不然会锈;洗完立刻擦干净,不然会锈……简直是要把这锅供起来啊!”

PS:某宝上章丘铁锅已经卖到RMB了:

而“铁锅里的中国”过后,“中药里的中国”,“感动里的中国”等,更是看得人兴致全无。有留学生就吐槽:“本来就是简单看个美食,活生生演成了舌尖上的故事。”

说到故事,就不得不提《舌尖》3里出现的两个人:一个是在家用中药制作化妆品的纽约移民郑阳阳;一个是苏州得月楼的少东家、曾在德国攻读电气工程的留学生林囧。

不过,留学生尴尬的,并不是郑阳阳自制中药口红(毕竟人家并不用做商业用途),而是两段故事经不起推敲,也没有什么说服力。

有留学生就吐槽,看郑阳阳自制口红那一段儿时,感觉解说员的尴尬都溢出屏幕:

“感觉《养》那集连解说自己都念不下去了,硬着头皮在念啊。天南地北地一顿鬼扯,驴唇不对马嘴,完全没有套路。且不论中药口红究竟是不是‘三无产品’,这东西对身体究竟有啥用?你涂口红用来吃啊?”

而德国留学生林囧的故事,更是引发了一波留学生的吐槽:“表面来看是子承父业的励志故事,但看着林囧对着镜子说出’自己有一颗工程师的心‘时,还是觉得他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未来方向。”

图片来源:知乎

不过,随后又有苏州籍贯的留学生指出:“毕竟是得月楼,林囧的家业继承的确不一般。能理解那种小时放手,但年纪上去了还是会觉得家大业大要自己人继承的父母。”

注:蜚声海内外的苏州“得月楼”创建于明嘉靖年间,位于苏州虎丘半塘野芳浜口,为盛苹州太守所筑,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

林囧改良过后的松鼠鳜鱼

在《舌尖》3里,类似林囧和郑阳阳的“美食故事”还有不少,也因此收获了留学圈一片吐槽声。不过,仍有一部分小伙伴还坚持为《舌尖》3点赞。

出身广州的留学生小徐(化名),看到《舌尖》3里“老广煲汤”一节时,就被勾起了不少童年回忆:

“看到老广煲汤,脑海中真的是回想起小时候全家人一起喝妈妈煲的汤的画面。去吃早茶的时候,我妈都喜欢叫一锅冬瓜汤。夏天和秋天的时候,每周末父母在家,我妈妈都会煲一锅老火靓汤。汤的内容不一样,但是一定会煲冬瓜排骨汤,排骨玉米胡萝卜汤,还有枸杞叶瘦肉汤。喝来喝去总是不觉得腻。”

而天津留学生小B(化名),也在被《舌尖》3里的山东煎饼果子勾起了回家的欲望:

“片子里有一句话说得对,如果你问一个天津人,哪儿的煎饼果子最好吃,那一定是“我家门口/楼下那家”。也真的是如此,因为正宗的天津人做出来的煎饼果子,我可以说,都是这个味道。没有什么更好吃,或者很难吃这么一说。家门口的小推车的叔叔阿姨做出来都是一个味道的。不过小时候家门口1块钱左右的煎饼果子,最贵的已经16一套了。”

开年大戏《舌尖》3,就这样落幕了。

有留学生失望,认为“砸了招牌“;

也有留学生被勾起了乡愁。

刷完《舌尖》3的你,又有什么样的感触或吐槽?欢迎和“知留学”分享。

1
查看完整版本: 开年大戏舌尖3落幕了,留学生的胃却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