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发展使传统的行的名单日益更新,很多新兴行业出现的同时,也有不少的传统行业在逐渐消失。在农村有很多在以前被人称作铁饭碗的手艺活,现在不光面临着无人传承的问题,甚至手艺人自己都无处施展纷纷转行。
我们小时候最喜欢的爆米花,就算得上一种。小时候看着爆米花炉子在火苗上不停的转动,几分钟后,炸爆米花的老师傅抬起那个像炮弹一样的炉子,干脆利落的一拧,砰!的一声,小朋友们最开心的的时刻来了,穿过满是爆米花香气的白雾,就可以提前品尝到一布袋的热乎乎香喷喷的爆米花。
可是新型爆米花机的出现,让这种充满趣味的老式爆米花机无处可去,新兴的爆米花机,炸出的爆米花又甜又酥,是每次看电影时的必备,但是就是少了一点点感觉,每次提起来爆米花想起的还是那砰!的一声响。现在要是还想见到这种爆米花,不仅需要走街串巷,还需要一点运气加持。
章丘铁锅被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带火过,又像流星一般迅速陨落。这场闹剧中最无辜的是做锅的铁匠们,因为这也是一个即将消失的职业。俗话说这世上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菜刀铁匠不只是个体力活,还要忍受高温的煎熬。从以前要是想要用上一口好锅,全靠铁匠们敲敲打打,在火光四溅间,精壮的铁匠汉子用力敲打出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锅、铁锹、菜刀、镰刀等等。
如今,年轻人们没谁愿意挣这种辛苦钱,很多铁匠也已经年老体弱,放下了这门手艺。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铸铁的新技术,机器造出的锅又快密度又高,刀又亮有锋利,铁匠这一职业也慢慢地被人遗忘了。
以前农村离不开铁匠,也离不开木匠,但凡谁家有个嫁娶,总要打上一套家具,不光要把家具抛光打磨,还要在柜门上雕刻出龙凤呈祥的图样,一套上好的嫁妆,需要十天半月的细细打磨,一年当中除了农忙时节,其他的时间,木匠门总是走东串西,有着干不完的活,然而面对生产技术的现代化,以及花样繁复的新品家具,传统的榫卯结构也不得不败下阵来。工厂里的钉枪一订,一秒钟的功夫都不需要,国人引以为傲的榫卯结构却少则几个小时,到底哪个更有经济效益,不言自明。
说到这儿,让人不禁有些感慨。可能以前的老手艺永远能找到更高效便捷,经济效益更好的新工艺来取代。但是匠心呢?这些肯用心,用时间专心只做一件事的人呢?现在市场上的东西越做越好吃,工艺越做越复杂,但是值得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