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朱家峪把一个真的古村改造成假的古村
TUhjnbcbe - 2025/8/14 11:42:00

章丘朱家峪村位于山东省章丘市官庄乡境内,年明洪武年间,朱氏进村,因系国姓,故名朱家峪,六百余年来这里保存有大量自然、人文景观,被誉为“齐鲁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标本”,齐鲁第一村朱家峪和天下第一村周村这两座古村镇相隔不远,它们都与中国的影视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站在村里的魁星阁能一览朱家峪全貌,朱家峪村口在北,东南西三面青山环抱,北面是广袤的平原,村子像坐在一把巨大的太师椅上,整个村庄都巧妙地躲藏在绿树、山石中。

魁星阁就座落在文峰山上,文峰山外形独特、拔地而起、形如“金”字塔,遍山是郁郁葱葱的塔柏。

绿树红瓦的村庄在这里繁衍了几个世纪,朱家峪这座颇具明清古貌的山村,一直是过着无人知晓、与世无争的日子,然而,一部电视剧彻底打破了朱家峪人平静的生活。

在这个封闭的山沟里,朱家峪还算比较富裕的乡村,十九世纪中叶村民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在村北的两山之间修建了一道长一公里防御性的围墙,在当年曾经成功阻止了盗贼的石圩已坍塌损毁、仅剩残墙。

现在的朱家峪重新被更高、更坚固的长城围得水泄不通,走进山村就见两条30公分宽的青石铺成走道,两条轨道之间相距1.5米,村民们称其为“双轨”古道,双轨古道始建于明代,清朝时进行过重修。

文昌阁建于清道光十八年(年),上建阁楼、下筑阁洞、楼洞一体、造型古雅、宏伟壮观,全用大青方石筑成,历尽沧桑坚不可摧。

山阴小学就建在文昌阁旁,二十世纪初,朱家峪开始有了新式教育,年,创办了朱家峪女子学校,在此基础上,朱家峪开办了山阴小学,清末至民国年间,本村私塾星罗棋布,达17余处,先后有文峰小学、女子学校和山阴小学各一处。

朱氏家祠位于旧村北首东侧,创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复修于民国廿六年(1937),村人遵循《朱子治家格言》中“勿营华屋,勿谋良田”和“耕读传家”的古训,现在再修复的祠堂依旧朴实无华。

在朱家峪还保留着一座完整的私塾,是一个紧凑的四合院,它的主人朱逢寅,因为教出了两个有名的举人,光绪皇帝御赐亲笔题字“明经进士”的匾额,进他家门需交一元。

朱家峪房舍布局不是传统的正南正北,方方正正,街巷也不横平竖直排列有序,而是顺山就势,高低错落,疏密有致,那一条条山径古道,蜿蜒起伏,幽深静谧,行人稀少,使这座村子多了几分神秘。

房前屋后那沉睡已久的石碾、石磨、古井和镶在墙上的拴马石,也都为成为朱家峪这个古老山村的标志,然而,山村的主人去哪儿了?走在空荡荡的村庄里,就像在参观一个影视城。

西立交古桥,西桥建于康熙二十七年(年),立交桥位于古村老槐树西侧,共有东西两座,相距约十米,至今三百余年,桥身全用小型青石叠砌而成,被专家誉为“现代立交桥的雏形”。

自从《闯关东》里的朱开山和鲜儿杀回朱家峪后,这座“齐鲁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标本”变得更像一座山寨,城门楼上飘扬着大王旗,城门洞外岗哨林立。

一道城墙把这里分割成“关内”和“关外”,朱家峪人就地演绎了一出新的《闯关东》大剧,不少人在去景点必经之路上劝说游客跟随他们进景区,这样可以省下不少钱,一个纯属虚构的朱开山正在逐渐侵蚀传统村落。

1
查看完整版本: 朱家峪把一个真的古村改造成假的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