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在教育引导少先队员垃圾分类减量中的重要作用,章丘区实验小学少先队大队决定面向全校少先队员开展“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减量”活动。
1.什么是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
2.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回收垃圾不但美化环境,而且垃圾再利用可以节省新资源的开采,从而从根本上减少垃圾。垃圾分类收集可以更快实行废品回收和资源循环利用。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的物资,如纸张、塑料、橡胶、玻璃、金属以及废旧家电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3.垃圾分为哪几类?
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其对应的垃圾桶颜色分别为红、绿、蓝、灰。
学习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接下来,请大家跟随小编的步伐,看看实验小学的队员们开展了哪些垃圾分类的活动吧!
Part01
辅导员讲队课——垃圾分类微课堂
中队辅导员老师们录制了《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减量》主题微队课,向队员们详细科普了什么是垃圾分类,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以及怎样进行垃圾分类等知识。老师们用儿歌,趣味游戏,趣味问答等队员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为队员们进行了详细科普,使垃圾分类的知识了熟于心,使绿色环保观念深深植入每一位队员心中。
Part02
主题队会——小手拉大手
垃圾分类减量
队会课时间,各中队积极开展了垃圾分类专题活动,有的辅导员老师用精心制作的道具为队员们带来了有趣的垃圾投放游戏,“你知道废弃的化妆品属于什么垃圾吗?”“啊?干枯的树叶竟然属于厨余垃圾?是因为古时候的人们会将树叶当做食物吗?……”看队员们讨论的欢声笑语,热火朝天。有的辅导员老师则带领队员们玩起了撕名牌游戏,“垃圾桶”们负责撕属于自己桶里的垃圾名牌,扮演各类生活垃圾的队员们则想办法不让对方逮到,万一“垃圾桶”们撕到了不属于自己桶里的垃圾,则要进行角色互换。愉快的游戏中,垃圾分类知识和环保观念已被队员们牢记在心中。
Part03
看我七十二变——变废为宝展
一、二年级开展了“变废为宝展”,小朋友们与家长亲子制作手工作品,利用不同的废旧物品,想象、组合、尝试、体验创新设计的乐趣,体现环保意识。在“垃圾”到“作品”变废为宝的过程中,小朋友们不断创新、大胆尝试,感受到废旧物品的用途和组合创新,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情趣,学会发现美,懂得欣赏美,勇于创造美。
Part04
我家垃圾减少啦——中队汇报展
三、四年级队员开展了“我家垃圾减少啦”中队汇报展。队员们充分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利用家庭会议,家庭小课堂等为父母科普垃圾分类的知识,并制定“垃圾分类家庭公约”,减少垃圾的产生和错误投放。队员们将此过程制作成了垃圾分类小报,在中队做了汇报和展示。
Part05
主题手抄报——文明心中装
垃圾分类放
五、六年级队员们精心设计制作了“文明心中装垃圾分类放”主题手抄报。积极倡导垃圾分类,动手实践参与垃圾分类,争做环境保护宣传员。看队员们精心设计的手抄报,内容充实,主题鲜明,构思新颖。垃圾分类,你学会了吗?
亲爱的队员们,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关系到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城市形象。垃圾如果及时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最好途径。让我们一起“小手拉大手”,文明心中装,垃圾分类放,从自身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把垃圾分类处理,爱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共同的生存环境。
精益求精固根基
追求卓越亮品牌
独立|思考|唯真|求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