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济南章丘朱各务村是个千年古村,原先竟是古
TUhjnbcbe - 2022/9/8 8:33:00

图文/孙廷华孙继广王立香

朱各务村位于山东省章丘区中部之西半径内,东与吉祥村、河南村(属明水街道)隔巴漏河相望,南与吉祥村、洛庄村张辛村接壤,西原与垛庄村、胡迪村搭界。北与辛旺村、石皋村毗邻。朱各务村有郑、李、高、赵、王、孙、术、史、苏、宋、刘、张、郭、鹿、马、翟、程、韩、明、卢、靳、杨、崔、毕、包、陈等姓氏。

村庄隶属于枣园街道,东距赭山2公里,距章丘明水8公里;南距枣园街道办事处3公里;西距古平陵城(今平陵城遗址)7公里,距古谭国都城(今城子崖遗址)8公里;北距桃花山2.5公里。

村域南北最大纵距原为2.5公里,现为2.2公里;东西最大横距原为3公里,现为2.5公里。村域总面积,原为亩,其中可耕地亩,占46.3%,人均3.2亩;道路、河流、村落、荒沟荒堰等非耕地亩,占53.7%。

朱各务村原称朱各务庄,年解放后改称村。

弘治十六年(年)属山东布*使司济南府章丘县西关厢。清代,全庄划分三个闾,北街东段为东闾,西段为西闾,南街为南闾,庄设庄长,闾置闾长。乾隆九年(年)属山东布*使司、章丘县西锦乡庄内建置依旧。清末推行新*,本庄属山东省岱北道、西二乡、民国三年(年)属山东省济南道、章丘县第一区(驻章丘城)庄内建置依旧。

民国十六年(年)属山东省章丘县第一任区。民国二十七年(年)三月,本庄为日伪山东省*府鲁北道、章丘县第一区史家庄镇朱各务保,下分几个甲,保设保长,甲置甲长。民国三十四年(年)秋,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本庄为国名*山东省*府鲁中办事处,第十二督察区章丘县第一区,石家庄镇朱各务保,保下建置不变。

民国三十五年(年)12月,本庄为山东省*府第十督察区章丘县第一区史家庄镇朱各务保,保下建置依旧。

民国三十七年(年)8月,解放后,属共产*领导们的山东省*府渤海行署清河专区章历县第一区(驻宁家埠)朱各务乡(由朱各务、洛庄、张辛三个庄组成)全村划分三个排,村设村长,排置排长。

年属淄博专区章历县第一区朱各务乡,年7月属泰安专区章历县第一区朱各务乡。同年9月,属泰安专区章丘县第一区朱各务乡,年撤区并乡,本村属泰安专区章丘县胡迪乡。同年实行“*社合一”体制,属为济南市章丘县“东风人民公社”(原胡迪乡)朱各务生产大队。年12月,公社大撤并,归属济南市章丘县“平陵人民公社”朱各务生产大队。年属济南市章丘县“枣园人民公社”,又归属泰安专区章丘县枣园人民公社。年全大队6个生产队合并为3个生产队。南街为第一生产队,北街西段为第二生产队,东段为第三生产队。

年归属济南市章丘县枣园镇朱各务办事处。全村划为三个组,村设主任,组置组长。年8月,章丘撤县建市,本村属济南市之章丘市枣园镇朱各务管理区。年,枣园镇改为章丘市枣园街道办事处,本村为其管辖村居之一,村内建置延续至今。

村民世代传说,朱各务村现址原为古平陵城东郊猪市,即生猪交易市场。随着社会经济生产发展,生猪贸易日益繁荣,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有利于经营和生活,有的生猪贸易业主在此建筑房舍,当日交易完毕,人、猪俱留不去,次日继续营业。前行后效,居户渐多,进而形成一个村落。既成村落,当有其名。于是,人们根据市场地势和交易性质,给村落取名“猪搁坞”,意为周围高中间低的地面上供生猪存放、交易用的建筑群体。后嫌此名不雅,谐音改为“朱各务”,意为吉祥之地上的人们,致力于各自的工作和事业,追求美好幸福的未来。

远古时代平陵一带就有人群定居。商代(约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建立了谭国(商封,子爵,今城子崖遗址)。周代仍为谭国。前年(鲁庄公十年)谭被齐灭。谭灭后,平陵城开始筑城。秦属齐郡地,郡治设在平陵城。西汉属济南郡(郡治驻平陵城),辖平陵县。汉文帝十六年(前年),封刘辟光为济南王,建济南国,平陵城为济南国都城。汉景帝三年(前年),刘辟光参与“吴楚七国之乱”,事败被杀,汉改济南国为济南郡,郡治仍在平陵城。王莽时改称乐安郡。汉末,曹操曾在这里当过济南相。三国时为魏地,属济南国。

晋时仍为济南郡。永嘉末年(年前后),郡治由平陵城西迁历城(济南)。自秦并六国至晋多年间,一直是郡国驻地的平陵城,自此与郡脱钩。上述记载表明。平陵城从建至今已有年的历史。朱各务村如于西汉时期新建,至今已达—年之久,即使是在西晋时期新建,至今也有年的历史。

遗迹遗物实证:年前,村内存有古槐9株,内有2株属于“唐槐”。这两株唐槐即使是在唐末新植,至今也有年的历史,可以证明朱各务村是一千年古村。

《章丘市地名志》又载:“据考,该村含意有两种说法:一、季官庄《胡氏族谱》载:‘朱、郭二姓建村于四面凸起中间凹陷的地方,村势宛如寨坞,故名朱郭坞’。后演变成朱各务。二、古代曾在此设过烟酒税务机构,故名朱各务。”但此二说均无建村具体时间,不能确定村史长短。而据另考,朱各务村只有“术”姓,而无“朱”姓,但“术”姓是在明初移民之前旧有姓氏,证明明代之前就有朱各务村存在;至于郭姓,则于清代由泰安迁入,并非朱各务村的首建者。

1
查看完整版本: 济南章丘朱各务村是个千年古村,原先竟是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