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夏天特比热,冬天特别冷。很多人对济南的了解是通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来了解的,由于文学里带着是美感的东西,跟现实还是有所不同的,很多人是看到这篇文章追逐着来到济南的。
济南把莱芜兼并以后人口跟面积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省内雄踞第二位。人口跟面积跟青岛市还是差一个县级市,所以经济总量少也是正常的。
空中看济南我们再仔细看一下济南的几个区县,历下区,历城区,天桥区,槐荫区是济南的市内四区。从位置布局来看这几个区并非全部都是建成区,都有属于郊区乡镇农村的地方,几个区的重合部位就是中心城区了。由于济南市是市区中心性内陆城市,所以适合建设环线道路交通,东西南北一到周末周一的时候都是交通拥挤。
济南的道路都给非机动车留有道路,自行车,电动车都可以走那个道路比较畅通。如果济南也没有电动车自行车的话,估计交通还是得堵堵堵。地铁建设缓慢,相对影响了交通的快速通过。希望济南地铁加快速度,让泉城百姓进入快速地铁时代。后来划区的章丘,长清,济阳都离济南相对较近,分布在东西跟北边。开通公交车也很方便市民出行。比较远的平阴跟商河是两个县级行*区,人口稀少,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没有地铁高铁通达,这也是比较可惜的,希望济南完善远郊快速交通网络。
青岛市是近代随着列强入侵而快速发展起来的沿海港口城市,海洋文化比较深厚。依托港口经济近些年快速发展。市内四区市南市北李沧崂山规模相对较小。市南市北已经完全是建成区了,没有农村跟乡镇。由于海洋城市偏僻南部海岸线,青岛市没有环路,只有东西快速路跟南北快速路。环湾高速路,而且当初设计的时候东西快速路车道比较窄,后来高峰堵车是常有的事。李沧跟城阳和崂山保有一部分乡镇农村地区,期建成区面积相对比较大。青岛老城区都没有保留非机动车道,所以市南市北老城区必须坐公交或者地铁出行。由于地铁的发达,公交现在压力不大,也没有那么拥挤了。
几个远郊区,胶州,平度,莱西都已经有了高铁站,或者通了动车。随着今年年底潍莱高铁的开通,青岛市县级市将实现市市通高铁,从最远的县级市到青岛市区通过高铁最快35分钟到达。这加速了远郊区融入大青岛的速度。
要想富裕先修路,无论高速还是轨道交通青岛市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可能得益于经济的发展或者是远郊的地形比较平坦。希望省内的双子核心城市发展越来越好,不必争个你我第一,协调发展,取长补短是最重要的。交通先行,必定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