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点滴微光汇星河济南基层大白群像
TUhjnbcbe - 2022/12/26 21:12:00
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www.guannews.com/yiliao/155957.html
                            

疫情风雨,大爱无言。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与病*离得很近、和休息离得很远;他们步履匆匆,核酸检测、流调摸排、物资搬送,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或是“大白”,或是“小蓝”,又或是阳光下闪耀光辉的“红袖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筑起了一道疫情防控的温暖防线。

“五一”期间,爱济南客户端记者深入各区县,寻找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令人感动的抗疫故事,提取故事关键词,记录故事背后他们无言的奉献和无悔的付出。

关键词:“全家齐上阵”

舍小家顾大家为抗疫他们“全出动”

“作为一名*员要有奉献精神,和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相比,这点辛苦不算啥!”刘瑞霞是市中区舜耕街道舜华社区综合*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疫情期间,她把社区当战场,采样登记、维护秩序、宣传引导、信息排查,到处都能看到她任劳任怨的身影。

辖区出现管控单元时,她第一时间带领大家支帐篷、运物资、设点位。脚走得酸疼了,防护服下的衣服湿透了,口罩在脸上压出了深深的印痕,但不管多晚、多累,只要群众有需求,刘瑞霞就会出现,当起居民生活物资的“摆渡人”,打通居民生活保障的“最后一米”。

作为刘瑞霞的女儿和老公,赵伟宏、赵健康得知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人手紧缺后,主动报了名。自此,赵伟宏和赵健康来去匆匆的身影便出现在辖区核酸采样点,忙着录入居民信息,帮助老人出示健康码、行程码。从凌晨5点直至深夜,一家三口在抗“疫”逆行中勇挑重担、彰显担当。

无独有偶,在历城区也有这样一对抗疫“夫妻档”,他们就是历城区山大社区的于振、张沙沙。自疫情发生以来,于振、张沙沙夫妇就一直奋战在防疫一线,积极做好进出人员信息登记、巡逻排查和体温监测。妻子张沙沙作为社区网格员,每次入户,她都要反复询问居民疫情信息并宣传防疫常识,一天下来嗓子哑得说不出话。

丈夫于振是社区退役士兵公益岗,作为一名退役*人和妻子一起参加社区防控工作。由于社区需要上门采样的老年人较多,在几轮核酸检测过程中于振来回接送医护人员和网格员,每次多户,常常衣服都湿透了。除上门采样,夫妻还一同做好体温监测、信息登记、巡逻排查等工作,用实际行动支持抗疫。当被问起,于振说,作为一名退役*人,社区的工作就是我的工作,大家平安就好。

关键词:“在‘疫’线,正青春”

克服困难坚守“疫”线!他们彰显“90后”的青年担当

“没什么不方便的,有困难我可以克服。”这句坚定的话语出自长清区耕读世家社区工作者侯璐璐之口。出生于年的她是社区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核酸检测秩序维护、信息录入、搬运防控物资……到处都有她的身影。

其实,侯璐璐有一个藏了许久的“小秘密”。原来,她是一位怀孕4个多月的准妈妈,正是孕期反应不舒服的阶段,但面对疫情,她选择继续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受怀孕影响,她经常出现腿酸、背痛、恶心的反应,上厕所次数也更加频繁,但她克服种种困难,继续一丝不苟地做好防控工作。

“我们早上一般是七点多出门忙碌,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家。”侯璐璐说。作为一名“准妈妈”,侯璐璐并没有觉得自己和其他同事有什么不一样,爬楼梯入户摸排群众信息时她冲在最前面,搬运防护物资时她搬起最重的一箱,核酸检测现场维持秩序时她连着站立好几个小时,受疫情影响家人无法在身边照顾,她就深夜回家自己凑合吃点东西抓紧休息……“没事儿,我身体好着呢!”成了侯璐璐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槐荫区振兴街街道也有这么一位“90后”女孩,无论是疫情最新*策宣传、防疫物资管理调配、重点地区返济人员信息摸排,还是24小时不分日夜、随时随地接收工作任务,她总是冲在最前面。

她叫刘晓宁,是槐荫区振兴街街道阳光新城第四社区年龄最小的一名“90后”女孩。从疫情发生以来,就一直负责社区防疫工作,凭着对防疫各环节的业务熟练、对居民群众的耐心细致,不怕吃苦,从不计较,成为大家一致公认的“防疫小能手”、“社区好管家”。

很多时候,经常是凌晨来了工作任务,需要第一时间有人到岗到位,她总会第一个站出来,说“我可以!我行!”同事们都知道小姑娘平时胆子小,这个本是父母捧在手心的宝贝,却义无反顾反顾地承担起超越年龄的责任,选择勇敢“逆行”。面对赞誉,刘晓宁表示:“虽然我年龄小,但我是一名‘预备*员’,更要以*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这是我的工作,是我的战场,别人行,我也行,只要疫情能早日散去,再辛苦也值得!”

关键词:“很忙很全能”

身兼数职!他们是基层“多面手”

对于天桥区北村街道的群众来说,驱散疫情阴霾的,除了“大白”,还有“阳光”。这个“阳光”说的是天桥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杨光,他坚守在北村街道疫情防控岗位上,场地布置、人员协调、检测系统调试……工作中随处可见他忙碌的身影,他和专班人员一丝不苟、反复确认,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有条不紊不出差错、有序衔接高效顺畅。

“我们社区有名外来返济居民,他认为自己不需要居家隔离,对居家隔离措施有异议。”杨光听到社区的反映立即解释道:“一定先做好情绪安抚,我立马给你发送上级相关*策文件,咱同时向居民做好*策解读,无论如何要对该居民实行居家隔离。”挂掉电话,他的思绪还来不及从上一个电话中抽出,新的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有的问最新*策,有的问新冠疫苗接种,有的问核酸检测程序,有的问疫情随访,有的问入户摸排要求……但无论问题怎样复杂,杨光都不厌其烦地解剖麻雀、正确解答,做“疑难杂症”的终结者。他自我加压、见缝插针地学习,将一页页文件通知读“厚”,让上级精神了然于胸,再抽丝剥茧将其读“薄”,只为了能够最大程度、最快效率将社区面临的特殊问题解决。

和杨光一样,历下区东关街道历山社区*委书记韩艳玲也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全能女书记”。值守卡点蹲守,组织群众进行核酸检测,为困难群众配送生活物资……疫情防控期间,她以疫情为令,以防控为职责,在抗疫一线坚持奋战。

加班加点摸排随访、连夜梳理居民台账,半夜两点接到电话后迅速安排转送密接人员,凌晨五点起床布置核酸采样现场……高强度、连轴转的工作下,韩艳玲经常睡不够4个小时,一度出现嗓子嘶哑说不出话的情况,眼中也时常布满了血丝,但是她仍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永远保持着一股子韧劲儿和拼劲儿,有条不紊地组织人员、安排工作,确保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每个环节都做到运转有序、万无一失。一天中接上百个电话调度各项工作、检测结束后收拾场地、汇总数据……“我是社区书记,我不带头谁带头”。在她的带领下,历山社区全员齐上阵,冲锋在一线,默默奉献守护居民健康和安全,全力以赴捍卫辖区秩序与安宁。

关键词:“白衣如雪初心不染”

“医”往无前!为抗疫他们步履铿锵

19年前,时年33岁的她请缨抗击“非典”,奋战于一线;年春节,新冠病*肆虐,50岁的她再度请缨。她说,“我有经验,可以更快上手工作。”医院发热门诊护士长宋英姿。

作为一名有着16年*龄的*员,宋英姿带队上岗,白天为学生们登记采样,要保持四五个小时的采样姿势才能休息一会,胳膊又酸又痛,医院要把纸质版结果打印出来,按班次将多张核酸检测单仔细分装放好。“这可是个仔细活,一点马虎容不得。”宋英姿说,当晚,她一个人一直工作到深夜2点多,次日早上7点又已经在岗位上忙碌了起来。

医院家属楼核酸检测工作难在没有电梯。六层高楼只能靠爬楼梯入户检测。穿着防护服行动不便、带着防护面屏视野受限、佩戴N95口罩呼吸费力,一天下来,医用手套里全是汗水,双手捂得发白,额头上、脸上、耳朵上都印上了深深的勒痕。尽管有着重重困难,宋英姿依然不漏一户一人,准时完成了入户采集核酸的任务,确保了院区的安全。

南山有坚守“疫”线的52岁护士长,章丘有隔离点里不知疲倦的“女汉子”。疫情以来,明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张坤,从“小蓝”到“大白”经历了数场战斗。“您可以扫一下我身上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点滴微光汇星河济南基层大白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