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李庆斌
3月31日上午,在济莱高铁大崮山隧道施工现场,全国首条市域高铁——济莱高铁铺轨施工正式启动。疫情当下,济莱高铁建设、防疫两手抓,预计5月底完成全线铺轨作业。
国内最先进调度系统为建设“加码”
全线5月底完成铺轨作业
3月31日上午10点31分,在济莱高铁大崮山隧道口出口,钢轨推送车正将一组组约米长的钢轨,依次推送入槽,进行铺轨作业。据了解,济莱高铁正线铺轨.46km,站线铺轨27.76km,铺道岔组。
中铁四局八分公司项目经理方涛涛告诉记者,济莱高铁的轨道全部是由单个米长的钢轨组合而成,铺设组成后,即开始进行钢轨与钢轨的焊接工作,焊接成为长度1.5~2.0km的单元。
“为确保这些钢铁‘大家伙’能够顺利对接,安全、高效完成建设任务,项目部采用‘长钢轨推送入槽法’进行施工,该工法铺轨效率高,大大减少了现场施工作业人数。”方涛涛介绍,项目部还运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铺架综合指挥管理调度系统,可实现通讯定位、道岔开向自动监测与预警、车站定位、调度命令智能筛选等,实现实时监控长轨装卸情况、机车车辆沿途的车行轨迹,为米长钢轨运输及施工安全“加码”。
目前,济莱高铁全线已进入铺轨阶段,按照计划,全线铺轨将分段施工,4月30日前完成大崮山隧道出口到钢城站的铺轨任务,5月底实现全线轨通。
济莱高铁是全国首条设计时速公里的市域高铁,是济南“米”字型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有助于增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融合发展。
“管好人、看好门、做好事”
“硬核”防疫与工程建设“两手抓”
济莱高铁已进入全面冲刺阶段,也正面临极大的疫情防控考验。
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济莱高铁项目部提前部署,向各参建单位下发《关于开展疫情防控专项检查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参建单位对施工现场封闭管理、加强人员管控、加强核酸检测、加强日常防疫措施落实等。同时,施工现场设流动防疫卡口,严禁外来人员进入,保证人员健康全面受控,施工生产可控。
此外,为加强进出施工现场的人员管理,交通发展投资公司要求各参建单位“管好进入施工现场的人、看好施工现场的门、做好自己的事”,下发了统一的车辆通行证,进入施工现场的需持有上岗证,且证、车、人相符方可进入施工场地。
济莱高铁建设者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紧抓建设不放松。此前,在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召开的济莱高铁“保铺轨”现场动员会上,集团*委书记、董事长陈思斌指出,济莱高铁已进入攻坚阶段,务必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做好疫情防控等工作,确保工程建设安全稳定。
据了解,自今年1月份以来,济莱高铁各参建单位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完成了一项又一项工程节点。截至目前,济莱高铁全线已实现洞通,53座桥梁下部结构、路基主体填筑全部完成,四电工程接触网支柱安装完成40%,站房工程主体施工已完成60%,其中,由中铁十七局承建的章丘南站于3月30日完成主题封顶,成为全线首座封顶的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