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4月12日讯一根针对应千条线,如何穿针引线,把各条线上的工作落实落地,又不线断如麻、手忙脚乱,是基层工作者的强烈心声。配合数字化模式变革,日前,章丘基层治理一体化平台上线新功能,用手机扫扫身份证或输入身份证号码,信息提取、比对核验、数据采集、交互共享等皆能实现,基于这个新功能,疫情防控辅助登记、信息化办公、精细治理、精准服务等基层治理各项工作不单有效落地,还实现了粘性衔接,分散的、割裂的、条线状的基层治理格局有望向“条抓数统、上下联动”迈进。
现场测验,工作量大幅削减
4月8日早晨七点,双山街道三涧溪村核酸检测点,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打开手机,登录网格员账号后,对着参加检测的村民身份证一扫,点击“核实提交”后,管理后台即刻显示出这条内容,并标注“已采样”等信息,截止到中午十二点,该村参加核酸采样人数为人,后台数据匹配准确率达到了95%以上。同一时段,在文祖街道青野村检测点,网格员扫身份证登记比对人员信息工作也在快速推进,一旁的电脑后台数据每隔2分钟刷新一次,已采样、未采样、非常驻人员信息等“沟壑分明”。4月9日上午,相公庄街道的小康、相五、丁家等五个村同步启用这一登记方式,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和镇街招募的志愿者一边熟练地登记人员,一边现场采集录入尚未“入库”的人员信息。
基于后台已有的基础人口信息,扫扫身份证(或输入身份证号码)就能快速统计出已核酸采样人数和未核酸采样人员信息,方便社区(村居)工作人员及时掌握辖区人口核酸采样情况,快速精准地和居民沟通联系,堵塞疫情防控漏洞。这是章丘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依托网格员APP上线的新功能。作为全新的补充手段,这一新功能在疫情防控平台尚未实时返回核酸采样信息用于社区(村居)登记比对人员时,可发挥不小的作用,大大减轻社区工作量。
“之前核酸采样时工作人员拿着花名册,采样之前挨个问,来的打对号,没来的打差号,厚厚的一摞纸找起来难度大不说,又是电话号码又是家庭住址,有时候自己都搞乱了,更别说快速统计出需要的信息。”基层工作人员对此深有感触。
如何给基层治理减负,尤其是在现行条线分割、碎片化的*府治理体制导致基层负担重、*策“空转”、信息壁垒等问题频出的形势下。章丘区委主要领导在数次调研镇街工作时都谈到了基层治理,要求实施“制度+技术”双轮驱动,打破基层治理“资源下沉难、镇街统筹难、上下协同难”等问题,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运行机制。”
章丘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联合区大数据局等部门率先对自有平台进行改造升级,实现数据互联共享。除对网格员APP增加信息登记和人员数据采集等功能外,还打通网格平台与数字化基层治理平台通道,“扫一扫”产生的数据即时传送到管理后台,方便工作人员统计比对信息,随时掌握辖区人口采样等数据变化情况。今后社区的统计报表、人员进出、人口普查等工作都有了这一新功能的用武之地,真正实现网格员一部手机走遍社区、一个终端兜全治理。
基层治理,多级架构“数统资源”
在推进基层治理创新中,章丘正按照“全量化、标准化、一体化”的思路,强化数字思维,通过数字的穿针引线,把条线分割的资源下沉到治理一线。不单如此,在推进数字化治理模式变革试点工作中,章丘的明水、双山、相公、文祖等镇街已经初步体会到数据资源返还下沉给基层治理带来的“提质增效”。
日前,在章丘相公庄街道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打开该街道的基层治理平台首界面,6.2万余最新户籍人口信息中,常住人口4.5万,精神疾病患者人、残疾人人、*员人……这些信息一目了然。在推进数字化治理模式变革的过程中,章丘区级层面,全面对接统筹各部门数据,把基础人员信息、重点治理服务人群信息、法人组织信息以及小网兜工单中心的8大平台数据等,在层层加密、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向镇街、社区(管区)、村居(网格)下沉返还,通过层层研发部署管理后台,增、删、查、导等操作一个系统、一套表格就能完成,通过搭建信息化办公、精细化治理应用场景,一方面让基层工作者不再为各部门的各种统计报表和“指令任务”“疲于奔命”,另一方面,把基层治理需要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