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济南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标记,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符号,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名字。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谈一谈“济南”的历史渊源。
济南,别称泉城,是山东省省会、副省级市、济南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截至年,全市下辖10个区、2个县,总面积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平方千米,常住人口.04万人,城镇人口.89万人,城镇化率72.1%。
济南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省中西部、华北平原东部边缘,是中国人民解放*北部战区陆*机关驻地,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北连首都经济圈、南接长三角经济圈,东西连山东半岛,是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沪经济轴上的重要交汇点,环渤海地区和*河中下游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济南因境内泉水众多,拥有“七十二名泉”,被称为“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济南八景闻名于世,是拥有“山、泉、湖、河、城”独特风貌的旅游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国有一位原始部落的首领——舜(约公元前22世纪)就诞生与生活在济南一带。济南东郊的城子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以黑陶为标志的龙山文化(距今—年)的发现地,这里发现了中国最古老的城址约20万平方米。
作为城市,济南已有多年的历史。济南,“济”指济水(即俗称大清河),“南”指在南边,作为词汇意思是济水的南边,是地理方位形成的地名。古济水(音己,三声)发源于现河南省济源市,流域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河山东段。后因*河改道被其夺取河床,成为了*河下游的干流河道。
济南,为什么叫它“济南”呢?——因为它在济水之南。济水,据说它是“伏流”,即地下水。它在济南趵突泉涌出地面之后北流,即成为泺水。这条水后来流入小清河和大清河,而大清河走的正是济水原来的河道;但以后河道又为*河所夺,因此现在济水、大清河已经和*河成为一条河了。
不过,“济南”这个名称,并不是一开始就定下来的,中间还有很多变化。春秋时代,济南地属齐国,被称为泺邑、鞍邑、鲍邑等。战国时,成为齐国的历下邑。多年前的汉代改称济南(《史记》)。设立济南郡,此为“济南”一名出现之始。济南郡治设于东平陵(今章丘区平陵城)。西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年)以济南郡置济南国,辖境约当今山东省济南历下区、市中区、天桥区、槐荫区、历城区、长清区、章丘区、济阳县以及滨州市邹平县等市县。